• 21

如何整救相機產業? 從Olympus關門事件引起的警思!

手機強在運算

如果相機機身本身運算有限,
那麼在解RAW的電腦端,
能更智慧一點。

不過基本上不可逆,
非專業用戶購買相機的動機太過薄弱,
專業、攝影興趣用戶,
其實太少了。
看到相機逐步滑落

我其實心疼也心痛
不過卻也瞭解
這是不會改變的趨勢

大多數人
甚至可以說96%的人
需要的是畫面
而不是畫質

除了像我需要修修圖
或者專業人士與業餘藝術影音玩家
還有誰會在意畫質呢?

一個畫面
人的表情
人與環境的關係
與週遭的互動

人要看的
就是這些訊息
當畫面已經清楚傳達
誰還會放大來看
誰還會需要畫質?

誰會無緣無故想放大陰暗處來看細節?
當人們已從畫面看到想要看到的....

更別論手機超優化與簡約拍照流程設定
隨便拍隨便好看

其實我是相機派
但也瞭解消費者真正想要的...
不在相機產業工作,其實對現在相機產業的慘況不了解
只是身為長期的相機使用者而言,真希望現在的相機廠商能改變經營的商業模式,
像是改成軟體業的訂閱模式,就像Adobe一樣從最早賣一套軟體給消費者,
轉變成現在依照使用者需求,推出不同的訂閱方案給消費者選擇,
較少使用的焦段鏡頭就額外再付費短租,有需要使用再額外租賃就好
就不用像現在要收集許多焦段的鏡頭,但常用的又是那一兩種
現在有很多出租相機的攝影器材店家,所以不像以前這麼常想著添購器材,
想用甚麼器材就去租用看看,相機的擁有權真的沒那麼重要,
以上是個人的使用習慣的小看法~
RockW wrote:
看到相機逐步滑落我其(恕刪)
誰會無緣無故想放大陰暗處來看細節?
當人們已從畫面看到想要看到的....(恕刪)


真的! 有些圖還是不要放大比較美!

原構圖


100%裁切

以上圖片來源: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9&t=6124799
若您發現偶無回應就是我去山上拍照囉!
ever7070 wrote:
不過他們的方法是...
Olympus TG-1 (2012) / FF等效 25-100mm / 1/2.3"cmos
Olympus TG-2 (2013) / FF等效 25-100mm / 1/2.3"cmos
Olympus TG-3 (2014) / FF等效 25-100mm / 1/2.3"cmos
Olympus TG-4 (2015) / FF等效 25-100mm / 1/2.3"cmos
Olympus TG-5 (2017) / FF等效 25-100mm / 1/2.3"cmos
Olympus TG-6 (2019) / FF等效 25-100mm / 1/2.3"cmos
這些形容真貼切
個人蠻認同有一個好平台的重要性
以目前主流的社群如FB、IG
都會壓縮畫質和解析度
加上速食性的瀏覽
大家滑過瞄一眼就過了
誰會注意拍攝者是拿甚麼器材
於是在各種天時地利人和下
手機自然成為大眾
這是難違逆的

但是要保有僅存的相機市場
有個好圖床可以給有需要的人瀏覽是個好方向
讓真正有需求的人加入
例如flickr
雖然感覺好像快完蛋了
royle67 wrote:
你以為我念到成大碩士不知道拯是哪個字喔

成大碩士?是中文系嗎
銀★Club wrote:
已經倒一堆相機廠,多...(恕刪)

我之前也看過這台多功能相機的廣告
ddcatt wrote:
比如拉一個手機廠好好合作

+1
學學sony把雞蛋放在兩個籃子裡,就不怕被淘汰!
生死只是件閒事
ching43202 wrote:


救相機產業???

你是指....救Kodak底片相機產業嗎?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