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棒的分享文小弟我也才在2008-01-21拜入人生第一台DSLR NIKON D80七年前購入第一台數位相機(也是自己擁有的第一台相機)CASIO QV-2400歷經CASIO Z55SONY T20在小DC遲遲無法拍出另我真的很滿意的BABY照片狀況下跟女王大人請示、獲得首肯之後,敗入了D80拍出的照片也的確讓我跟女王覺得值得了目前還算新手鏡頭一開始買了一顆二手KIT鏡(AFS 18-55 F3.5~5.6 ED一代鏡,很便宜的練習鏡)當做練習用後來陸續購入50mm F1.8 (C/P頗高的人像鏡)以及最近購入的AFS 18-70 F3.5~4.5 ED目前都是用便宜、容易入手的鏡頭,還沒有思考到鏡皇等級的鏡頭雖然口頭上跟女王說,買了這支,短時間內不會再花錢買鏡頭....可是還是常常上網看鏡頭、機身的資訊(01真毒)沒錯,附和一下拿起相機拍照最重要!!相機才不會在防潮箱中哭泣....
wzch wrote:另外我想起問一下第一張照片,夜間草原星空,中間還有一隻鹿?這張照片是怎麼照的呢不知直覺上照不出來... 手動對焦到無限遠,使用M模式把光圈快門調好(可以試拍幾張,有經驗的話大概知道怎麼調)應該就可以了.上腳架也是必需的.我想蛙大拍到這張只能說天時地利人和.一般我們出去玩根本遇不到這種場景的,更何況要把相機等等器材準備好拍,就算有遇到他也跑了.所以啊,每個人分享拍出來的東西時(就算是去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景)才有那麼多的"為什麼我當時沒有看到..."等等的問題.LN大一路走來的過程真的感動很多人,因為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是如此走過來的.這一篇文章真的值得回味!
寫的太棒了一開始的攝影路好像都很像我也是買NIKON D80 + 18-135Kit,一週後就跑去買了50mm F1.4 這顆鏡持續用了半年吧!!在這期間一直很嚮往廣角的誇張效果,在多方的參考下入手了Tokina 12-24mm F4,也入手了SB-800閃燈在這半年期間,看了很多人的作品,琢磨了些技巧,我發現在一些需要拍攝近物或風景的情況,18-135Kit鏡用起來總是感覺很多限制,像是對焦距離、光圈過小景深的控制不易、畫質的表現、成像的銳利度,所以大部分的情形下,我都是用50mm F1.4來完成我的創作,18-135Kit鏡也幾乎是要被冷凍的狀態,不過也因為50mm F1.4是定焦鏡的關係,有太多近無可近、退無可退的情況,所以也考慮購入變焦鏡。但是在我觀察了一個月查閱過大家分享的心得後,我選擇了當時即將推出的Nikon 24-70mm F2.8,我感覺如果要走長遠的攝影之路,我是需要強力一點的鏡頭。這個決定也是掙扎考慮了很久,畢竟它的價錢對我來說也是有些壓力的,雖然說攝影重要的是相機後的腦袋,也常有人說攝影的技巧比設備重要,不過好的設備還是能夠更快速的拍出心中想要畫面,呈現出更佳的畫質表現,我想這也是它的價值所在。所以我就在Nikon 24-70mm F2.8一推出的時候立即訂了一顆只等了一週就入手了! 自此以後常在用的就只有 Tokina 12-24mm F4 和 Nikon 24-70mm F2.8 ,18-135Kit 50mm F1.4兩顆鏡都被冰凍了,50mm F1.4 想脫手但是又捨不得,畢竟用了半年有感情了,而且表現實在不錯!看了許多人的心得,似乎都繞了一大圈後,最後還是選擇鏡皇鏡皇等級的鏡頭的確有它好的地方,如果我以後有需要長焦段應該會直接選擇小黑五了(無意間居然還湊齊了焦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