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如下,不知是否有錯:
1. 假設FF & APS-C 的感光元件單位面積像素(Pixel)一樣,則在同一物距用FF拍下再裁出和APS-C的內容一樣大小,則這兩種情況所得的相片應是一樣吧,這情況下APS-C應該沒有所謂的長焦優勢了。
2. 假設FF & APS-C的感光元件單位面積像素不一樣,一般是APS-C比較高,如FF & APS-C都是總畫素12M,則在同一物距用FF拍下再裁出和APS-C的內容一樣大小,則這時FF的像素就少了(如D3 只有5.5M),但若相片並不需高倍沖洗放大,則差異應有限。但此情況FF的可用ISO一定比APS-C高,則這是FF機的另一方面的優勢吧。要不然APS-C感光元件再縮小,倍數就再增加,則優勢就更強了。
以上,我認為FF在廣角當然有優勢,但在長焦方面,則是可用ISO和總像素的trade-off問題,也並非一定是劣勢,不知對否,請高手指正!
Lanxlot5475 wrote:
"其實 500/600/800 都還好。
就算是小白鷺,離你只要超過30公尺,就算用800,打起來也不會多漂亮。
反而這時候望遠鏡看一看還很不錯。"...(恕刪)
這樣說起來,管它裁切不裁切~~
即然500/600/800都還好,那就算有1.5x的加持,太遠的話打起來也不會多漂亮了是吧?
結論愈來愈明顯了(我覺得

當焦長到達一定長度後(500mm),重點已經不在於是否有沒有APS的加持了,
重點就在於等待小鳥飛過來,至於怎麼與牠親近,就要練功了。
rb241335 wrote:
政府也沒規定不能用全...(恕刪)
如果你不瞭解這個領域的器材需求,那我勸你別繼續說,現今用FF的體育職業用家仍相當少數,
,你當天看到的d3有幾台,而周遭用1d系列的又有幾台...
國外嗎?那我只能說更明顯,我舉個例子,美國這次超級盃場上體育攝影絕大多數都是用1D系列,FF DSLR則
是少得可憐,體育場上之所以不用FF DSLR的道理很簡單,用非FF的DSLR時,大多以400F2.8即可,用FF可能
必需要500F4,600F4,這兩隻鏡頭在體育業界盡可能都不用,因為光圈不夠大,因此400F2.8演變成棒球場上
的標準鏡...在以前底片機時期,標準鏡可是600F4...
而且還有個重要因素,1ds系列的連拍速度過慢,要捕捉到理想精彩畫面的機會比旁邊用1d系列的同業
來的低...
而且我還是很想強調你剛剛說的那句"運動場上的攝影記者很多都是這樣",很多?我真不知道你從哪看來的...
1Ds 的連拍速度不夠啊...
因為無法預期鳥兒起飛的瞬間,所以你如果可以從預備起飛開始就按住快門,以一秒 10 張的速度連續紀錄,當然成功率會高於一秒五張的連拍速度。
當然,不想拍飛行版的話,就比較沒差了。
鳥兒只有起飛的瞬間比較容易拍到飛行版,因為正在飛行中的鳥非常非常非常的難拍。
至於距離,我必須說,要看情況,有時後怕太大有時候怕太小。
水鳥比較多大隻的,有的很不怕人,可以離你五公尺到十公尺,這時候連 300mm 都要冒著爆框的危險。
山鳥很多都很小隻,而且怕人,能離你 15 公尺都已經算是很不錯的距離,因此需要500以上的焦段比較能取得較大的畫面。
但是這門攝影沒有什麼絕對的好用,這裡面的範圍還是相當大的。
如果是拍保證班,那當然 FF 機可以得到最佳畫質,何樂而不為?
www.cycliving.co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