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的 AE-1 的測光錶是光圈優先,但是還是要手轉快門撥盤,幾乎來不及。
手動對焦的話,要練,但是因為沒有合焦BB聲,也不會限制未對焦成功就無法拍攝。
所以有的人是"對到差不多,就一邊慢慢轉對焦環,一邊按住快門連拍(要裝機身馬達)"
後來半自動相機推出,AV模式讓大家非常的開心,因為終於可以只決定光圈就好。
Pentax 則是做出了陷阱式快門,讓手動鏡拍攝變的比較容易 (陷阱式快門請GOOGLE一下就有)。
但是上述這些方法,沖出來都得碰運氣。
拍水鳥的話成功率很高,但是山鳥,那個成功率只有低而已。
也因此當時的飛羽照片,普遍沒有現在來的生動、精采。
現在數位機種都有 AF 功能也有 AV 功能,我就沒有見過有人還要用 M 模式去拍攝了。
而且我指的高手也都是現在,如果要來扯過去。
那是不是乾脆"攝影高手都是用黑卡拍攝",因為最早期的相機曝光是抽板子的。
"攝影高手都架腳架",因為那時的相機沒辦法手持。
www.cycliving.co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