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小弟新手,想請問,什麼是拍出來有"底片的感覺"??

2003大叔 wrote:
底片味,只是老頭回憶青春的傷感和年輕人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情懷吧.

真正的底片味,其實是那種每一次按快門都非常珍惜的感覺


為賦新詞強說愁~~至今在底片推文中看過最貼切的形容,給您100個

底片影像品質要好,除去底片本身、相機(鏡頭)狀況、攝影者技術好壞之外,後處理整個產業鍊的配合度更是關鍵,藥水用那一種、新鮮度、機器保養的條件、乃至放相,後面這一群人的素質與配合意願,在在影響呈現結果。

數位影像的掘起、蓬勃、全面取代,最主要就是把後端大部分流程收進了PC("Personal" computer)、Lightroom取代Darkroom,讓personal的user可以自行掌控;所以入門乍看要學會比較多事(至少要懂點電腦)實則門檻是低了很多(至不濟隨拍隨改、試到對為止),如同現今買器材只要會google/上論壇(交"虛擬"朋友)、不需要先學會在博漢區生存的技巧(處理"真實"人際關係)。

也因此在底片產業上下游環境均氣若游絲的今天,談底片有多大的優點值得追求(捧),個人真的很難認同

(底片強的部份,不僅在螢幕上顯現不出來、在現今整體環境中也複製不出來;而新一批初嚐者在各種媒材上分享的,不管是粗粒子、色偏、曝光不足、貧乏階調、對焦模糊等所謂底片味,在過去努力把底片"用好"的人眼中,真是有點"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覺)
2003大叔 wrote:
真正的底片味,其實是那種每一次按快門都非常珍惜的感覺....(恕刪)



按下去就要錢,這張拍不拍? 有時就會猶豫一下;至少得等沖出片來,否則也不知道這張效果如何? 想換個拍法? 又顧忌這個月的底片預算..;要不要換一家沖洗? 這家越洗越青菜了...但換家又要跑很遠..

...這些才是底片味,拍數位不會有這些心情。

=======================

只要網路上能看到的照片,每一張絕對都是數位照片,哪來底片味? 色調調得怪怪的就叫底片味嗎? 樓主不要學人家想像力太豐富...

2003大叔 wrote:
真正的底片味,其實是那種每一次按快門都非常珍惜的感覺.


中肯,全手動相機時,按下快門前都要思考一下陽光16法則,
算一下底片一張多少錢,沖洗費多少錢,印相紙費一張多少錢,
不是現在連發後製就能搞定的.....
底片味...

其實也沒有什麼能分辨出來,現在有太多後製能模仿到很像。

不過我想拍底片愛的是那個過程,不仰賴數位珍惜每一次按下的快門

還有最後沖洗出來才知道結果的期待感




joke841223 wrote:
底片味...其實也...(恕刪)

要說真正的底片味兒.

就是沖洗相片的藥水味兒.

這張老何45年前自拍的黑白相片.

********************


willy52452477 wrote:
底片我知道是什麼,
...(恕刪)

買一二十卷底片,拍完它
沖印出來,就了解大半。
底片的感覺.......
其實也很難量化
就像同事昨天跟我說70~80年的歌才是真正的好聽
問他哪裡好聽~~~
他嗯了半天說~~~就是好聽!!!!
當我們追捧膠片時
大部分的感受應該是緬懷一種時代的情懷
現在8年級9年的小朋友
還有多少人看過底片,知道底片需要沖洗
更別提甚麼底片味、喜不喜歡

底片味應該是一種老人咀嚼時間的味道
如同香菜一般
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傲世驕子 wrote:
看來這位大大真乃神...(恕刪)


你那兩張照
我猜上面那一張比較像是數位相機
下面是傳統相機或ccd 數位相機拍的
好玩猜一猜,不是老手

willy52452477 wrote:
底片我知道是什麼,...(恕刪)

小弟不懂攝影,

忘了是多少年之前,2000年左右吧,家裡翻出一台RICOH手動相機,

那時數位相機並不普遍,但是底片相機也都是用全自動的,完全不知手動相機如何使用…

試拍了一卷底片,洗出來後看了成果…

後來就沒再用過那台RICOH相機…

亂拍的作品,以下是少數沒有曝光的…







cwc wrote:
試拍了一卷底片,洗出來後看了成果

後來就沒再用過那台RICOH相機...(恕刪)


第四張氣氛拍的不錯!
在大形勢下,現在玩底片已經很少遇到以前那種發燒友,每年拍個數百卷,
一些新手入門通常嚐鮮一下,拍個二、三卷以後,底片機很自然的就躺在防潮箱裡了...
生死只是件閒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