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街頭攝影的構圖

AaronCheng78 wrote:
Magnum Photos 有大量的大師級人物
對街拍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去賞圖
只是大師年紀有點大 不少大師都沒啥作品了
近年來新興崛起的VII Photos也有不少年輕攝影師拍得很好喔

如果想對馬格南攝影通訊社的攝影師有更多的了解,推薦看這本書:《揹相機的革命家:用眼睛撼動世界的馬格南傳奇》。實體書店不容易找,但網路書店可以買得到,而且價格很合理。原文書是 1999 年出版的,已經有了點年紀,但仍然非常值得看。中文翻譯者是澳籍華人,翻譯的文字相當流暢。

馬格南傳統上的主流比較偏重在新聞攝影與紀實攝影,而不是街頭攝影。雖然街頭攝影與新聞紀實有相當的重疊,但大致上還是以日常生活上的取材居多,而且比起以內容(content)為重點的新聞紀實,更重視呈現的形式(form)。以街頭攝影為主的馬格南攝影師不算多,但有好幾位都是大師級的人物,他們的作品啟迪了許許多多這個世代的街頭攝影人。

拍攝阿富汗女孩的 Steve McCurry 不知道算不算街頭攝影師,但他的東西應該可以不用看了。他的作品去年被人踢爆很多都有 "P" 過(Steve McCurry's Rickshaw),這已經嚴重違反了街頭與紀實攝影最重要的真實性,即使後來自稱是 visual storytelling 也來不及了,畢竟他過去是以 photojournalist 自居與受人肯定。

你說的是沒有錯,
但我的認知,
街拍,其實不用擺一個框架去束縛它。



locuscc wrote:

如果想對馬格南攝影...(恕刪)


民俗攝影,也算是街頭的一種,不過,真的要拍,又會
看起來太嚴肅,我認為街頭攝影,就是要讓一般人看的
懂,又不會太難親近,也不會陷入無謂的迷思,有自然
的畫面,就是攝影者的拍照狀態也是很自然吧!
看到這個主題,獻醜一下,這張照片是2007年在墾丁紅柴坑漁港拍的,當時看到小孩子一個個跳進水裡游泳,就下意識的把相機從包包裡拿出來拍,從決定拍攝到拍完大概只有10幾秒的時間,拍完沒有多久小孩也就各自游散開了.回家放到電腦看才發現那個小孩的腳剛好踏到水面,所以這張照片讓我印象深刻,那時的工具是一台非常傻瓜的數位相機,不要說光圈快門,我連小花模式都不會用,後來多次造訪紅柴坑漁港,再也沒有看到小孩子跳進去游泳的景象了.
locuscc wrote:
Pau Buscat...(恕刪)


再次感謝樓主提供實用、實戰性高的這些帖子,對街頭攝影有興趣者是相當好的入門參考,對已開始街頭攝影的同好更是模仿、創作、或靈感的來源。

引用樓主所言:
Pau Buscató 這張照片的確是神乎其技。照片裡面即使沒有那隻揚翅的飛鳥,都已經可以算是一張有著敏銳觀察力的佳作了,因為布幕的挖洞形似一隻飛鳥,而且又有著漂亮的位置。而在加上了那隻活生生的鳥之後,畫面的構圖就更出色,意象也更豐富了。
我猜測攝影者應該是先觀察到了布幕上的洞,然後等待了一段時間,甚至好幾天都去同一定點等他心目中絕佳搭配的視覺元素的出現才拍到的。這裡也可以看到,一個街頭攝影者要能夠不斷拍到出色的作品,耐心、堅持與運氣都是非常重要的。在 2015 年的一篇專訪裡 Pau Ll. Buscató – An Architect who Passionate in Street Photography,攝影師就明確的提到了 patience, persistence and luck 的重要性。
這張照片同時也是 2016 年邁阿密國際街頭攝影節競賽單元的觀眾票選獎(只有一名),不過並沒有進入前三名。或許在評審的主觀認知上,會認為前三名的作品應該還要有一些深入一點的東西,而不只是視覺遊戲吧,這只是我的猜測。



相當認同樓主所言,要拍到這張照片絕對要有想法、有創意,並加上耐心、堅持和幸運,如此才能捕捉到關鍵「瞬間」。但這是布列松先生提出的「決定性瞬間」嗎?

可能不是~

這決定性瞬間應可恰當解釋「故事性瞬間」,不可否認這張照片或許具有故事內涵,卻缺少引發觀者共鳴的情緒,更多應是樓主所述「只是有趣的視覺遊戲」吧!

街頭攝影中「耐心、堅持與運氣」是非常重要的,似乎拿出相機拍攝別人的「勇氣」,和持續探索世界上更多故事的「好奇心」,可能是接觸街頭攝影要跨出的第一步,和能夠站穩的重要一步。

期待有更多人加入我們,一起記錄世界上還有許多未被發現的美好故事。
歡喜隨緣,自自然然!



拍攝於橋下二手市集

j594168 wrote:
歡喜隨緣,自自然然...(恕刪)


野台戲


生死只是件閒事
death0101 wrote:
野台戲...(恕刪)

可以提一點建議嗎?如果不妥,我可以立即刪掉這回應。

這張遠近景的亮暗反差過大,造成遠景有過曝的問題。如果希望兩者都納進來,我會認為曝光應以戲台上的表演為主,而近景的小孩部分就用全黑的剪影來處理,然後再調整一下拍攝的位置,讓演戲的人與看戲的人沒有交疊的干擾,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ifund wrote:
再次感謝樓主提供實...(恕刪)

街頭攝影在台灣是小眾團體,原本就比較少人有興趣,不過也沒關係,只要自己覺得有意思就夠了。謝謝!

locuscc wrote:
街頭攝影在台灣是小...(恕刪)


請問小弟這張能算的上是街頭攝影嗎?
也請樓主大大給我一點建議喔!
看有沒有再多注意那些細節,
希望之後能夠更能享受街拍的樂趣....
謝謝!
FE 28/2.0 by 李 小鳴, 於 Flickr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