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拍的照片少了立體感?


AutoAK47 wrote:
原來是前景太黑我怎...(恕刪)


美感是主觀的!(五感都是主觀的)

還是你的朋友是覺得 這顆太陽照出來的光 沒有張力了...!?
路過好奇問一下!太陽都那麼高了還算是日出嗎!當時應該很亮了吧!是故意曝光嚴重不足想得到日出的效果嗎!還是根本就對著太陽測光導致曝光不足!
自己的感覺...雖然也沒有立體感 XDD


感覺顏色不耐看 太陽太突出~
改成這樣 好像有意點立體感?

AutoAK47 wrote:
之前跟朋友去三貂角...(恕刪)


簡單的說是照片的深度

以夕陽來看, ...今天如果它不是夕陽

你會不會覺得它跟那個建築距離你差不多遠?

整個就是一樣遠的東西.

PS. 樓上大大處裡的不錯,有覺得光是從很後面的地方照過來. 要是有個模糊的耶穌就完美了.
妳朋友講得沒有錯,但是在攝影上執行起來要有一定的基礎就是了.而且會因為環境條件的限制改變.立體感基本上來說是腦袋判斷距離跟空間的方式. 一般我們用眼睛看世界,用兩個眼睛看,腦袋合成 3D 的畫面,也就是我們能知道物體的相對距離,但照片卻是 2D 的,你要怎麼把空間強調出來?

立體感的表達方式跟構圖有絕對的關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運用前景,前中後出現,腦袋就知道相對距離.

或是光線的選擇,順逆光下,主景上很難有細膩的光影變化,但調整角度凹凹凸凸的光影變化也能呈現立體感.

再來可以利用線條,從前景延伸至主景或是陪襯,讓腦袋知道相對距離,也就是透視的概念.

或是水墨畫的遠山淡亮,近山細節,這也是天候不好時可以利用的.

人眼只有畫面正中心是清晰的,可以利用這點,大光圈製造薄景深產生立體的錯覺.

有太多方式可以重新把 3D 的世界引進 2D 的相片裡面,這也是在搞懂曝光後開始學構圖時要注意的.把畫面變成立體只是一個攝影師必備的工具,而裡面眉角很多,但也不會太難學.那一定要把立體的概念引進照片中嗎?我會說這是選擇之一.當口袋裡面有很多工具,能表達的方式以及拍照時候的思考過程變化就能越大.這個要等你對於攝影有一定興趣之後再討論會比較實際點.

初學把曝光弄好,主題清楚就非常非常厲害了.這點我還是常常會忘記.
gojen wrote:
美感是主觀的!(五...(恕刪)
借用版主圖做一些色彩上的後製調整


個人淺見
主題明確,讓人知道你想表達的畫面 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立體感...呵呵...



我也認為是構圖的關係,導致畫面沒有足夠的張力
建議可以從井字形構圖法或是三分法構圖開始。
由於美感這東西需要培養的,
多找找看你認為好看的照片,一一拆解構成元素
就可以發現其實多少還是有規則存在的,再從這裡去發展自己的風格...
至於立不立體,則可以後製加強雲層部分的銳利度
不過...最終還是要回歸構圖啦

借一下樓主的圖 改了配色 還有裁切一下 看看有沒有好些



.
..
...

呵呵 好像我改的 也沒有比較順眼 呵呵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