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soul0312 wrote:
差異最大就是高ISO和景深。...(恕刪)
我記得還在用E-1的時代,
那時候開到iso400就慘兮兮,用起來的確有些綁手綁腳,
但今日多數4/3機種開到iso1600也還能接受。
雖然全幅機種仍然比小片幅iso好上個兩三級,
但一般拍照用到iso6400 ~ 12800這種誇張數字的機會其實也很少很少,
小片幅iso的劣勢靠防手振與大光圈鏡頭就可補回不少,
而且所需投入的錢(防手振鏡頭、大光圈鏡頭)遠比FF要低上太多。
景深其實也有解,
手機都能拍兩張不同對焦距離的照片來製造出「運算」後的淺景深照片了,
DSLR推出類似功能應該也指日可待。
其實用簡單的軟體手法就能做出很自然的淺景,
大多數時候,好像也不是非要FF不可...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景深其實也有解,
手機都能拍兩張不同對焦距離的照片來製造出「運算」後的淺景深照片了,
DSLR推出類似功能應該也指日可待。
其實用簡單的軟體手法就能做出很自然的淺景,
大多數時候,好像也不是非要FF不可...
目前後製出的景深還沒有見過哪張"能看的",
我想未來的技術應該辦得到,但現在還差很遠。
不過是已經完成全幅跟 m4/3兩機的狀態
小弟走兩機完全只是懶得換鏡頭
以下是兩張照片均為jpg直出上傳flickr
m4/3 代表 Panasonic Lumix DMC-G6 / Lumix 14-140mm F3.5-5.6 HD O.I.S 所拍攝

FF 代表 Canon EOS 6D / EF 35mm F1.4 L 所拍攝

均使用 光圈先決 ,光圈設定3.5 快門1/60 iso 640(因為 m4/3 鏡頭最大只能開到f3.5)
光源為辦公室日光燈
供您參考
我痴固我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