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Q wrote:
小弟想談的就是......
"廟會攝影到底在拍什麼東西?與人文有關嗎?"
廟會除了是一種宗教活動之外
還包含了民俗技藝,歷史典故並且反映了當下的社會習尚等等
因此廟會攝影可拍的題材五花八門,
可依個人的興趣切入這類主題
另外,各地稍具歷史的廟會都有其歷史典故及特色
因此若要能拍出有深度的廟會主題,
事前的資料收集與閱讀絕對不可少
小弟拍攝廟會的年資不長,
比較偏好從紀實的角度去拍攝
以下為小弟去年的拙作,
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請不吝指教
百年詔令 新竹都城隍奉旨遶境賑孤
壬辰正科東港迎王平安祭
不只是廟會有太多的東西都被嘉年華式的包裝了(像是原住民文化等等的
當然電子花車、鋼管女郎我認為也是廟會的一部分
但卻不是核心的部分。
anyway 很多民俗技藝的部分都漸漸式微了
但這也是我認為紀實攝影的使命啊啊!!

imjameschen wrote:
不外乎 改裝車 鋼管女 超炫LED裝飾 電音
很不習慣就是了,但是習俗是人定的
或許在過個幾年後就變成傳統了
只跳鋼管, 還算保守咧...
神妓廟妓聖妓
http://varietyex.blogspot.tw/2012/03/blog-post_12.html
imjameschen wrote:
對印度這國家不是很喜歡......用宗教去控制人民

我去過印度朝聖(釋迦牟尼佛八大聖地)兩次,
每次 14天,
對您的話深有同感。

imjameschen wrote:
是西港的蜈蚣陣嗎?聽我娘親說小孩子放上去都不要跟他講話,不要理他
小子就會乖乖的坐完全程
是金唐殿辛卯香科108天罡地煞蜈蚣陣的神童

這有一段小故事:
原來報名的是這小子的哥哥(五歲),
蜈蚣陣開館當天,
哥哥又哭又鬧,不肯上棚,
抱上蜈蚣棚後又作勢要往下跳,
嚇壞家人及工作人員,
媽媽不得已,
只好把出生剛滿四個月的弟弟放上座位(所以才沒化妝僅著服裝),
說也奇怪,
弟弟坐上去後似乎很喜歡,
就這樣由爸爸(前面那位)全程陪同,
(這張相片為蜈蚣陣開館時拍到的)
駐駕期間才抱下來餵奶,
一整天不哭不鬧,
消息傳開,
沿途民眾爭相目睹

開館當天也有遶境,
遶完回家後,
當哥哥的終於心動了,
也想上去坐蜈蚣陣,
媽媽就跟弟弟說:明天讓哥哥坐蜈蚣陣好不好?
說也奇怪,
小子似乎聽懂媽媽的話,
大哭起來(我不要讓給哥哥坐)

媽媽不得已再說:好啦~好啦~明天還是繼續讓你坐蜈蚣陣。
小子居然破涕為笑

所以,
哥哥只好嘟著嘴,
讓弟弟坐完全程四天的蜈蚣陣,
成為有史以來最年幼的蜈蚣神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