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會不會有人丟一句...:"樓主,所有聞名世界的藝術品,您都懂得欣賞嗎?"(P.S:我不是護航,只是每個人拍照有很多風格,看不慣,就算了...:)...)有的人是玩相機,有的是玩後製,有的是被相機玩,被後製玩...看看就算了...寬心,寬心...
對被攝的標地物進行特寫拍攝, 主要的原因是要凸顯主題.這時, 你可以選擇 淺景深 或 深景深.若環境較雜亂, 且背景也並非重點時, 用淺景深能修示背景, 尤其在人多的環境很好用.若想呈現被攝標地物 與 環境的關係, 這是可用深景深. 然而, 因為是特寫, 所以景深還是會稍弱, 但是還是能表達環境.用特寫凸顯主題的手法以存在已久,同時別忘了, 特寫不只是開大光圈, 可依想表達的意念調整.這...是發文者想表達的嗎?
tat018 wrote:可能我也是半桶水~其...(恕刪) 到平溪拍天燈,寫平溪放天燈遊記一定得拍天燈起飛滿天的鏡頭嗎?說白點,那種拍法是老套中的老套了只是跟風,沒有自己的新觀察、新發現一點也沒創意要是編輯記者只拿這一類的照片來鐵被我退稿的說明白些在平溪天燈最初二三年,用天燈起飛滿天的鏡頭,是可理解的到了現在即使有天燈起飛滿天的鏡頭,要是我的話不會當主圖,也不會放在開版大圖要是撰稿人在這時,還只停留在對滿天天燈的讚嘆,沒有其它的觀察、觀點、創意我也認為是不及格的要如何運用,得看目的、時間點一如我在第二樓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