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解讀攝影大師:卡提耶-布列松

yzchen wrote:
如果他用上面這套敘述完整的思考一遍才按下快門

他還拍的到那「瞬間」嗎?

我強烈的懷疑......(恕刪)



 

我是覺得什麼是重點~ 什麼是可取的~ 什麼可以增加你的寬度~

其外有些淡淡看之就好~ 無需神化



不然有天發現現實是殘酷的~ 不就跟毒竹城的老大一樣倒頭栽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happyspirit wrote:
我是覺得什麼是重點~ 什麼是可取的~ 什麼可以增加你的寬度~

其外有些淡淡看之就好~ 無需神化


+1

追求"正確答案"有時像是一種陷阱
如果本來就存在好幾方的資料與見解時. 何者才可稱為正確

這些經常都是他人定義的
卻不一定跟自己所見所聞所想相符合. 也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
一味追求標準答案
到頭來只是附和他人(威權)的說法

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自己能從文字/作品當中獲得什麼

有一說, 台上十分鐘, 台下十年功
按快門不到一秒鐘, 在觀景窗後面正視的眼, 可得十年功啊
藝術本就無客觀性可言

字詞的說明 往往是後人強加上自己的觀點
對否之間, 就如瞬間般的灰色

想要有攝影之眼
多讀多看, 多想多拍
找出自己, 路就走的長
yzchen wrote:
街拍時真的會想那麼多...(恕刪)

從您的回應中.可見您對寫實紀錄的攝影觀念.還是非常的薄弱.所謂"街拍"也不知從那崩出來的名詞.好像就是站在街頭.沒頭沒腦的看到人拿起相機亂槍打鳥般的就拍.若認為只不過如此.那就顯得太膚淺了...
再就您也誤解了'決定瞬間'的義涵.布列松"決定瞬間"的概念.其實應該是指黃金快門時機.也就是拍攝者觀察力與思考力兩者的敏銳性展現.當鎖定拍攝事件目標時.已經選擇了一個最有利的拍攝位置.再思考構圖觀察目標事件的進展.包括光影曝光值等條件在內也都考慮到.抓住事件的高潮點.按下快門決定的那瞬間的定格影像.我指的事件是包括人事物之間的互動.
布列松之所以被推崇為大師.也就是因為他提出了'決定瞬間'觀念.而他的作品也很精準的掌握了黃金快門時機.
並非如您所理解的.站在街角胡亂按快門.然後所有巧合都配合他.造就他成為大師...
"自大"是用否定別人來抬舉自己."自信"是肯定別人來激勵自己....
謝謝大大精闢的分享
大師風采果然不同^^

文包 wrote:
追求"正確答案"有時像是一種陷阱
如果本來就存在好幾方的資料與見解時. 何者才可稱為正確

這些經常都是他人定義的
卻不一定跟自己所見所聞所想相符合. 也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
一味追求標準答案
到頭來只是附和他人(威權)的說法

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自己能從文字/作品當中獲得什麼


標新立異也要言之成理
罔顧史料,連作者的自傳都可以扭曲解讀
只挑自己想看的來說故事,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其正確性令人懷疑

weechia wrote:
學攝影的人一定聽過「...(恕刪)

非常好的分享
+5分 ^^
這篇分享太棒了!
五分獻上~

weechia wrote:
學攝影的人一定聽過「...(恕刪)
文包 wrote:
個人經驗是
如果拍攝時認為色彩對這張影像有意義. 就維持/或加強色彩
如果拍攝時覺得這張影像用黑白會更適合. 或更凸顯主體. 就用黑白...
有時同一張影像
彩色和黑白會因此變成不同的內容涵義....(恕刪)


看完樓主布列松的分享再延伸到對黑白的看法後~

果然還是取捨的問題阿~ >"<

謝謝文大的回應與分享~ ^^

這讓我想起前天整理照片時,用單、白雙色玩味時,順便詢問老婆看法,老婆回答很好看也有味道...但看完之後我卻很自然的還原其彩色 (難道這就是我flickr很少黑白照的淺意識行為嗎?)

布列松能夠這麼灑脫的把色彩放到一旁,也許我也該開始放開心的去玩味且分享這樣的氛圍表現





Molonlabe wrote:
當年學習攝影,我們是從黑白底片開始的。 當年教導我們這群菜鳥的老教授曾說過:「當你只有黑白兩色可以選擇時,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會和彩色世界大不相同。 『光與影』的對比將會更加強烈,也更容易體會。」

所以如果你不捨得去掉色彩,那下次就不要拍彩色照片之後再去掉顏色,反而可以嘗試直接用黑白mode或黑白底片拍攝,這樣你就不會被色彩所羈絆。 ...(恕刪)



同樣謝謝前輩的分享 ~ 



也感謝樓主的主題分享~ 讓我對色彩的取捨有更大的嘗試寬度...


另外我怎感覺有些人回文有獅子王裡面的那群斑鬣狗的感覺,可以不要這樣嗎 @@"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之前在某布列松的網站看了一些資料。

記得布列松有幾張照片都是「等」出來的,像跳水這張就是他經過這
的時候已經看到幾個人跳過去了,他覺得很有趣,於是找了一個構圖
把他想要的元素框進去。

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張旋轉石階,盡頭是一台經過的腳踏車,這張布
列松在訪談中也是提到他在那裡等待很久。一開始看到這樓梯他也覺
得不錯、構好圖時就等那個瞬間來臨,當然他也不確定會不會有腳踏
車經過。

而有些照片,的確不像後世攝影評論家長篇大論、想了那麼多才按下
快門,但不表示攝影師沒有意會到一些元素而加之納入,有些是意外
、有些是事先想過的。這也是街拍or記實攝影最有趣的地方,總是充
滿驚喜意外。

我想有在拍街拍或婚禮的人應該也會有相同的經驗吧,就是當下自己
很有感覺、突然感覺到什麼按下了快門,也是回到家進了電腦、照片
洗出來、或者是一段時間再看到時才瞭解當時為什麼那麼有感覺了。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這個網站看看介紹。
布列松

http://facebook.com/johnson.deng3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