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表演,為了使觀眾能容易看清舞台上的每個動作,燈光一定不會太暗
舞台燈昏暗的時候也如小弟前言,那也是舞台原本的表現內容
之所以推薦m模式便是為了不要因燈光閃爍因素而改變了測光量
暗的時候拍的太亮、亮的時候一堆測光模式也不一定能準確的依自已想要的測光點進行,切來切去倒不如先把現場光源給測好,一勞永逸 (大部份的夜拍場合也都較適合m模式來固定曝光量)
舉個例子,若現場光源測得 1/100s f4 iso400 那ev值就是8.5(通常舞台燈光沒這麼暗,一般室內光源大約就有ev6以上了)
若把快門提升至1/500s (約提升2.5級) 這時光圈若可以下到f2.8 加上iso上到iso800 這樣就只差半級的曝光量了,如果只差半級,將快門降到1/400s 或是將ISO再上升 要凝結動作還是沒太大問題
而事實上,舞蹈動作講求力與美,完全沒有保留一點動作的殘影的話...力的部份或許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詮釋,就像停在那而已 (當然還是得看怎麼拍)
小弟都是控制在1/100~1/250之間而已,除非用到300mm以上鏡頭...
但如果需要縮小光圈求景深的話,那就的確需要高iso的支持
其實就連m4/3機種的光圈大小、焦段、都還不錯了
當然如果要連人帶景,甚至連觀眾的話,可能就得需要更高的ISO能力了
對了..其實一直忘記回答樓主,換個中望遠(70mm~135mm以上)光圈若能在F4以下的鏡頭(f2.8以下更好!),應該可以暫時把問題得到解決...
因為人臉顆粒大的話,表示臉在畫面中佔的比例是較小的(因為顆粒就那麼大...是不會變的)
換長一點的焦段,取得好一點的位置,光圈只要能大約在f4,相信這個問題很快就會解決了
小弟文長而且可能比較沒有系統~讓各位造成困擾的話希望各位不要太介意唷~
twins222 wrote:
奧大
感謝您的照片分享
...(恕刪)
忘了標示#32那三張片子....
約二十五年前拍的...相機是NIKON F2A,底片好像是KODAK的幻燈片
三位歌手當年都很紅...

http://www.flickr.com/photos/austin1962/
Z大跟奧大的經驗分享及美照,對小弟而言,如獲至寶,感激都來不及了。沒想到,M大您..............
沒錯。每個人都是個體,也都有自己的見解。但,就算與別人有異議,提出論點時,可否婉轉一些?別那麼嗆.......
你的文字表述就讓人感覺不舒服。
前輩們有得罪到你嗎?還是你真認為自己拍照很厲害嗎?
奧大25年前拍那些照片時,小弟還只不過是小小的大學生,連"單眼"都不知道。
現在拍照,路人甲.乙.丙.丁.....看到小弟的器材都會說"專業的哦..."。小弟自知技不如人,只敢說"隨便玩玩而已".....
前輩們分享的都是當時拍照的經驗,做晚輩的我們,要如何吸收,在於自己的造化。
M大
無言....無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