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定義不同
要按下快門之前想一下為什麼拍這張
然後再拍
這樣回去看照片至少不會刪掉那麼多(因為要拍之前已經先刪掉很多了)
舉例
想拍一張到此一遊照
用淺景深拍個大大的頭和朦朧的背景就是失敗
把人都拍清楚了背景該交代的也都有交代那就算成功
當然回去看還是有可能被打槍
好比對焦不準顏色不好晃到和表情不對構圖不好都可能讓這張照片再打入冷宮
不過拍照本來就這樣
先有動機去拍了照片
如果有能力就把想像中照片應該有的樣子在當下拍出來
動機沒有只是想按快門那自然照片怎樣一點都不重要(反正也是亂拍,按快門當下爽到就夠了)
照片拍了如果和想像中要的感覺不同再去研究是哪裡出了問題
是光圈快門不適合構圖不對焦段不對景深不對顏色不對還是心情不對
練習久了遇到一個景你就會知道怎麼去拍用什麼設備去拍會是對的
這就是學習啦
當然大師可能拍之前的思考判斷會只是一瞬間
也可能是早已預期會發生的事情(用守株待兔的方式去等待要的照片出現)
所以拍出來的照片一定很讚
但是那不是三冬兩冬可以達成的境界
練技術可以從模仿開始
練構圖要拍看多想多拍
分享一下我朋友的照片
他去關島4天吧 只分享了20張照片
但每張都棒極了
http://www.flickr.com/photos/feisualiz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