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看了很多書,還是搞不懂「忠實」的白平衡設定

明明就有一種東西叫[灰卡],為啥不用呢?....
凝結時空 wrote:
明明就有一種東西叫[...(恕刪)

灰卡也無法還原人眼當下的感受的...
我想這才是版主要發本篇的用意...

要校正成純白很容易(一堆白平衡道具, 包括灰卡也是)
校正成人眼感受則很難!
灰卡是測光用的
白平衡用純白的A3就可以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想知道...很多照出來的照片都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白平衡

但是我最後覺得白平衡這種東西 自己喜歡 自己覺得漂亮 就好了 沒有甚麼真正的
我覺得白平衡只是影響色調的手段罷了...
還是要看拍照的初衷是什麼來決定手段...
例如.

1. 商品攝影: 觀看者需要接收的是被攝商品在純白光下的顏色, 不需要環境色溫影響, 這時候就需要
能還原純白色的白平衡手段.
2. 商業攝影, 但強調某種氣氛: 例如餐廳或酒廊, 飯店的大廳, 房間, ... . 為了要讓觀看者融入現場氣氛,
需要的是營造適合的色溫或是忠實呈現現場的肉眼所見...
3. 個人紀錄: 有些人希望忠實還原現場肉眼所見的回憶, 有些人則希望把美女的肌膚拍的美美的, ...
視自己需求來調吧.

除了1. 之外, 其他都是自由心政. 也沒啥好說的.
一台像機自動白平衡要完全做到1. 已經是很難了, 更別說要兼顧.
所以還是自己多練習手動白平衡吧, 照你自己想表達的方式與目的去調整.
暗房時代問過我的老師類似的問題
一位國際級的藝術大師
"true color"的標準

他告訴訴我的答案很有趣
他說true color 是動態的
每一個人看到的其實是不一樣的
自己洗底片自己放大
展覽出來的話
根本就不用去煩惱
只要確定呈現出是你想要的

可是如果中間牽涉到別人的話
以主流來定義
那個時代是柯達公司定義的

忠實的白平衡設定對"個人"而言不存在的
不然就是以商業的標準存在
脫離這個圈子很久了
這個時代誰是主流不知道

adobe?



我也覺得白平衡這東西見仁見智..
吃飯聚會場合 偏暖的色溫 看起來比較溫暖
有時候調整成偏冷 可以讓皮膚看起來白點等等..

風景等等的話當然是保留現場氣份最好 所以這時候白平衡就是要準了
其他我覺得不是商業物件攝影的話都可以隨意一點..

RAW檔白平衡調整的時候也會有很多出奇的效果

一般的中正紀念堂


刻意調整白平衡


不同風味
http://www.flickr.com/photos/jumpfish/sets/
小豬弟暫時先回到樓主的話題
我倒認為顏色原本就是影像創作的一個元素之一
既然屬於創作,就沒有所謂的絕對標準答案!
換句話說,今天的室內藝術燈下的攝影,一個追求白晰亮麗的人會痛恨那個黃黃的色溫
所以白平衡可以修正回到原本白晰的皮膚
而追求暖色的人,痛恨白色的日光燈,會故意將色溫加重,有一點點黃黃的溫暖感
當然拍攝魚類的時候,有時候冷感一點,也會有海底的感覺
更別說,有些奇奇怪怪的顏色,都是屬於創作的一部分
最好玩的,應該是屬於閃燈加上有顏色的遮照,在強制用白平衡去扭轉整體色溫的創作

所以既然是創作,就沒有標準答案,只要修出自己或客戶喜歡的色溫,就是正確色溫

當然小豬弟認為火焰黃金獵犬大也是重點
如果今天在商業攝影中,必須要達成的是『原色』,那就必須拋開創作
忠實的把影像給調成最真實的顏色,此時就有了正確答案的存在。
專有名詞只是嚇人用的!令人感動的畫面和用語,才是最真實的

kikali wrote:
昏暗的燭光下看到一張白紙
腦袋會自動校正為純白
這是血輪眼還是白眼才能這樣?


不! 人的眼睛(不如說是腦袋)真的是這麼認知的....我在Discovery Channel看過有
節目討論這個問題,但是我一直都沒什麼感覺,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領悟這個道理....

我家有個地方有一大片紫色的烤漆玻璃, 我看到自己從玻璃反射出自己的樣子, 我的皮膚
還是原來的膚色, 也沒變成阿凡達的那美人啊~ 但是如果我拍一張照片再用軟體來編輯,
抓出來的RGB值一定是紫色+膚色的值. 這就是人腦奇妙的地方....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之前聽一個攝影的老師說
新手要在拍攝的當下搞定白平衡
不如拍RAW檔
再回去慢慢調整
還比較容易
比較快學會如何去設定WB
小黃屋會員 35029583,歡迎使用!!!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