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本文已刪)-勿點- iPhone 攝影時代 | 計算攝影之簡易說明

刪除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yuxian wrote:

我相信你可以耐到1/2s不手震,號稱人體穩定器。

我看看你怎麼連微震都可以避免的超高功力。


你如果做不到, 就不要PO文出來讓人笑
拿自己用相機拍然後確定手震的照片去跟手機有內建防手震比畫質? 笑死
yuxian
yuxian 樓主

邏輯請搞清楚,是你先嘲弄我手持1/4s偶發微震叫做不會拍照,那就表示你手比我還穩。是你要拿一台沒有防手震的相機以1/2s去拍攝給我看證明你比我穩。而不是我去證明這件事。

2024-04-08 12:49
.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MUS wrote:
拿自己用相機拍然後確定手震的照片去跟手機有內建防手震比畫質? 笑死


拿手機去跟單眼比,有無防手震根本不是重點,
重點在於APS-C感光元件+光學鏡組 去對上
1/1.3"感光元件+塑膠鏡片


如果你不知道感光元件的差距有多大,這裡有圖讓你看。


如果真的不懂感光元件差距有多大,
可以去我引用這張圖的來源網站去看文章 認識相機感光元件規格|攝影基礎概念
去重學一下基礎攝影學。

如果你對手機感光元件尺寸還是沒概念
那下面這張圖是跟人民幣一塊對比大小,1/1.31"可以看看有多大。
來源網址

還是你根本不熟APS-C尺寸大小有多大 ?

APS-C這麼大片照片來源

再者,如果你熟悉光學防手震的原理,
就會清楚光學防手震的能力跟感光元件大小以及鏡組大小有關。

感覺你根本不熟悉耶。

手機的防手震已經有人測過,光靠光學防手震基本上是無用的。
因為手機的感光元件跟鏡頭都非常小,所以純論光學防手震的補償幾近沒有幫助。

如果你不知道手機防震可以補償範圍為多少,下面這張圖讓你參考
順便有手指頭讓你參考一下感光元件大小。
(鑷子尖頭的地方就是iPhone IBIS防手震可以補償範圍) (對,就這麼小)

你認真這叫做不公平 ?

一般的微震都超出防手震可以補償的範圍了

手機並無法依靠光學防手震系統去做好防手震,因為微震的範圍都超出光學防手震的守備範圍了。
手機的防手震基本上是數位防手震為主。

另外本篇的比較有大量富士的照片,富士是內建IBIS有七級補償的。
你覺得用R50這種沒防手震的比較不公平,那看富士X-S20的對比即可。

這樣子可以喊出手機有防手震不公平 ? 你真的有在玩攝影嗎 ?
flody

超過守備範圍時叫移動了

2024-08-22 22:37
,.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看完樓主的文,真的覺得樓主是對攝影很有愛,也很喜歡研究,也讓我有對於手機跟相機的不同觀點,我也覺得現在的相機真的畫質就不錯了,隨著ai的加持,我覺得手機會更厲害,除非無反相機的廠商也把這種手機拍照演算法加入相機,可能就是直接在相機塞入A17或是驍龍8gen3的概念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有沒有可能有一天來臨。
不過我最近還是買了apsc相機,因為可以想拍就拍,沒電了就換電池,但手機不只是拿來拍照你還會看影片甚至玩遊戲,所以根本不可能讓相機一直開著,看到什麼就舉起來拍照,然後如果要拍星空,用手機拍,就只能無聊發呆,等時間到才能動手機,當然這問題很好解決,那就是帶兩隻手機,一隻就拍照專用🤣🤣🤣
.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yuxian wrote:
結果有人在隔壁樓一直在不斷造謠抹黑我。
卻可以再度造謠說他被黑......

但同樣都是被黑,字的意義大不相同。

我是被抹黑,
而他是被我黑單.....

我拍照寫文並不是為了取悅誰,不需要按照他們的意思走。

而且我都寫好另外一篇文章了。
LV N61674 棋盤格紋扣式零錢中夾 | DIY損壞修復筆記

接著我要再去寫別篇文章了。




支持就事論事,
只討論拍照本身,而不涉及人身

其實大家都嘛手機相機雙修,
平常都只帶手機出門,重要場合才帶相機的
沒必要有相機的優越感
.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