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句無忌文章說的:「你对手头的器材是如此的苛刻,对自己的作品怎么就这样的“宽容”呢?」
326598 wrote:
哇勒!怎麼會發這個無聊帖捏!!!!買跑車的又不一定都是賽車手,這意思不是一樣嗎?切~~~~~(恕刪)
不一樣!請看下文:
「高级的器材有可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这一点没有异义,但对于一般的用户,它值吗?相机与汽车不同,汽车的享受在于过程,而摄影的享受却是结果。享受了拍照的过程,却得不到期望的结果,有意义吗?夏日,青岛海边,钓者众多。与全套豪华装备的众人不同,一位老者,用的是自制的、土得不能再土的钓具,却只有他能钓到鱼,咬钩的频率简直让别人眼红得恨不能跳海。器材与收获的现场对比,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俗话说,“工夫在戏外”。这话现在已经被异化并蔓延到了音响、电脑、摄影等所有能发烧的领域。能放得好音乐的,算不上好音响;只有能逼真地还原“真正的大炮声”才算数。好用的电脑也不能算好,必须能“超频”,并连续超频玩“极品飞车”若干小时不死机、CPU不发烫才算是“真正的电脑”。对相机系统的评价就更热闹了,不能有紫边、暗角,更不能有崎变,ISO3200不能看出来噪点,CCD必须能自动除尘;塑料的机身当然不行,没有真皮包裹的机器,手感“差得没法说”,足以影响“创作”的“灵感”;5D比1D MarkⅡ的CMOS小了那么一点,“所以不是全幅”;对于“严肃的创作”,数码当然不行了,还是胶片有“味道”。如此的论调,并不是作者的编造,在无忌上绝对是一抓一打把,显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禁要问一句:我们玩摄影的目的是什么?坐好车,身体可以得到良好的感觉;吃美食,肠胃可以得到愉悦的享受。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过程”。而摄影则不同,评价的目标不是过程而是结果:用照片说话!任何顶级的器材,只要在你手中拍不出好的照片,它实质上只能算是一堆垃圾。
容不得紫边、看不得噪点的那些人显然是是苛刻的,按理讲都是些理想主义者,这样的心态应该贯穿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创作的每个环节,推论下来,这些人也应该是出手必属精品、大作的“大师”,最起码也是作品拿得出手的高手。可事实却是如此的滑稽,这些人往往连最起码的知识和水平都不具备。别看他们谈起器材来振振有词,但作品却从来是羞于示人的。你对手头的器材是如此的苛刻,对自己的作品怎么就这样的“宽容”呢?</front>
--摘自對岸色影無忌的一篇文章"杂谈:摄影及摄影的未来"
不要再拿高級相機跟跑車對比了

我的部落格,歡迎來坐坐:blog.yam.com/weatherman
你輸在不認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