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攝影, 是和自己的對話

我覺得有些誤解出現在一些看法中.

大師的作品之所以是大師, 是因為他有勇氣有創意走出傳統的攝影語法,
而不是他從簡單中拍出美.
柯錫杰的照片依然是傳統美學範疇的: 色塊, 幾何, 光影,
而像Weegee或荒木經惟這類沒什麼構圖的報導攝影和生活式攝影,
走的又是另一條攝影語法.

大師之所以是大師, 是他們走出自己的語法, 不同於傳統範疇的語法,
這點很重要喔~ 就像聽過浪漫派音樂和現代主義音樂就能體會什麼叫做藝術語法了.

當然也不是我們平凡業餘人可以簡單模仿的,
就算模仿成功, 也只是模仿, 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至少, 我們可以更開拓對攝影的理解.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weechia wrote:
我覺得有些誤解出現在...(恕刪)

這一連串的討論個人覺得不錯,有內涵深度.
礙於上班時間要專心幹活,等回到家再好好回這篇留言...^^

BTW,weechia兄blog上的"春天花色讓人醉"這篇,
真的有讓人微薰的感覺哦,下次也來試試~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看完之後只想罵髒話,
大家都說鏡頭後面那顆腦袋比較重要,
但是你能感覺後面那顆腦袋在想什麼?

你想清楚了嗎?有感覺到嗎?
有被強暴的感覺。他在輕視
用了過多的輕視符號

他為什麼不構圖?有想清楚嗎?

他為什麼放檳榔西施、牛郎、亂、髒照片?

因為這些就是他覺得台北,你有被強暴的感覺嗎?

night wrote:
看完之後只想罵髒話,...(恕刪)


每個人的角度不同~
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但是這些東西就是存在於你我的生活空間之中...
我的部落格 *桔子本舖* http://blog.xuite.net/jyi.shieh/jyi
weechia wrote:
我覺得有些誤解出現在...(恕刪)


幫你講幾句話
奇怪....好端端的分享文. 怎麼有好些回應有奇怪的味道??

照片有話要說是最重要的
本來我們拍照片. 不就是因為想拍嗎?

這不過就是重新回歸到拍照的出發點. 回頭深思自己真正想拍的是什麼而已



至於構圖
在我的認知裡
構圖功力和預視能力是一樣的東西

而預視能力. 說穿了. 就是"你非常清楚自己真正想拍的是什麼"


清楚到分毫必現的時候
我自然就能判斷. 構圖裡什麼是我要的. 什麼不是
什麼是我要的色彩. 什麼不是


郭熙的早春圖. 尺寸158x108cm. 不打草稿. 畫的不是可臨摹的實體
他如何畫到那麼精細?
因為預視能力


貝多芬為何耳聾了還可以寫出命運?
因為預視能力

整首樂曲. 早已在他腦海中完美演出了

-
c8631506 wrote:
這一連串的討論個人覺...(恕刪)


感謝! 期待看到你的回文喔~
那個旋轉式重曝的, 是上次看了qqnice的分享才磨練幾張的,
但要拍得像tony sweet那麼完美還得練啊, 一整個重曝下來, 整個人還蠻累的~ XD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攝影
也可以訓練自己的耐心和注意力
讓自己停下來好好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事物
都市的人們都很忙碌, 匆匆來去
對身邊的景物不知不覺中已經感到麻痺無視

我就是這種人...一樣的小巷一樣的場景, 人家寫得出很多感觸
我就只覺得不過只是個巷子T___T
所以我越來越討厭寫blog, 因為都寫不出甚麼....
https://jin.tw
這篇文章及討論串內容都很好
看了有激勵的作用
攝影也是一種創作
好作品一定會有人懂的
暫時不知如何來表達參與討論
我想去拍就對了
有時間再回來與大家分享



文包 wrote:
幫你講幾句話
奇怪....好端端的分享文. 怎麼有好些回應有奇怪的味道??.....(恕刪)


呵呵, 感謝感謝!

我想荒木經惟太過激進的攝影手法確實容易招惹不少人.

我覺得藝術中最最最重要和根本的就是 "技術", 但這裡的技術不是操作性的技術,
而是表現性的技術. 在音樂中, 這種技術就是調性音樂的主音和屬音, 奏鳴曲式等等,
在繪畫中就是構圖, 光影, 主題的呈現等等,
在攝影中當然也就是如同繪畫而非曝光慢速快門閃燈應用這類操作技術.

表現技術經常是很難被藝術家察覺的.
因為表現性技術太融入我們的教育, 太融合我們的商業影像中,
以至於我們以為: 表現, 就要用這樣的語法.
主體大配角小 (David Hockney卻用相反的主體合焦且小, 但配角大的手法)
主體在中央或黃金交叉點
水平要平垂直要直
......

但是荒木經惟的台北街拍卻完全不照這套邏輯, 甚至他許多的個人生活紀錄照也是如此,
也因為他不用我們的老舊影像語法,
就像畢卡索的立體主義畫法不用臨摹肉眼所見的手法一樣,
我們就看不懂他們想表現什麼.

其實分享此文, 是希望把自己對荒木經惟的理解拋磚引玉一下,
讓更多新的看法出現或討論.
我自己拍的那些還是一樣水平乖乖水平, 垂直乖乖垂直, 根本連大師影子的邊都模仿不來哩~
若大家以為荒木經惟的台北街拍不難, 可以去試看看,
一, 你會面對直接對著人拍的勇氣問題
二, 你一定會拍到比他更空洞或更雜亂的場面
三, 你一定沒辦法像他那樣立即拿起相機就拍下去, 一定會受傳統攝影語法的控制而在前進後退東調西調的要找個畫面平衡點

當我們拍太多看太多甜美的畫面時, 我們就被這些傳統語法所控制了,
當你看到令人震撼的怪構圖或沒構圖時, 你內心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抗拒.
但是, 若你想認真思索為什麼有人可以這樣拍, 而且拍得極有震撼力,
你就得聽看看世界各地攝影師的攝影觀,
(荒木不是說得很明白了嗎? 把不喜歡的去掉, 把喜歡的留下就是構圖, 他壓根沒提到什麼黃金法則什麼交叉點的)
因為別人走的路也一定比我們個人打拚來得長.

大家放開胸襟, 反正藝術沒有一定,
不遵守規則也不會出人命, 你能放輕鬆玩, 你就是贏家~
就像01上常說的:
"對藝術法則太認真? 那你就輸了!"
(前提是我們還是要先熟悉傳統的法則, 才能突破它)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Jinwei wrote:
我就是這種人...一樣的小巷一樣的場景, 人家寫得出很多感觸
我就只覺得不過只是個巷子T___T
所以我越來越討厭寫blog, 因為都寫不出甚麼.......(恕刪)


拍拍照或寫一點拍照過程的想法或技術分享也不錯耶~
倒是看過很多寫得很個人的, 比如辦公室發生什麼事,
他朋友和誰吵架......
這種的, 一般人也看不下去~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