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g wrote:
我不同意
景深,是鏡頭的事
放大
是另一個故事
不能混為一談
+1
小弟也是覺得,景深與〔鏡頭焦距〕,〔光圈〕及〔被攝物距離〕有關
鏡頭焦距越大(mm值越大),景深越淺
光圈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淺
被攝物距離越近,景深越淺
以模糊圈的觀念,來分析景深,與一般的認知並不相符,小弟甚至覺得不合時宜,
因為牽扯進影像的輸出尺寸,不太合理,也太複雜了......

〔影像的輸出尺寸〕所造成的模糊圈大小,關係到影像原圖的原始畫素尺寸,及所用鏡頭的銳利度等因素,與景深混在一起討論,實在是與一般認知的景深不太相干....

以下是小弟對於照片放大及縮小後,所造成結果的看法:
同一張照片,縮小後,感覺照片整體變得清晰,一般的認知是,因為縮圖後,畫素變少,所以照片內細節的對比變明顯,但是更進一步的細節表現不出來;
這種情況,小弟比較常聽到的說法是:〔照片縮圖後,會變得比較清晰,但是細節變少〕。
恕小弟見識淺薄,小弟還沒有聽說過:〔照片縮圖後,景深變深〕。
同一張照片,放大到超過原始畫素尺寸,例如,在1600*1200點的螢幕上,全螢幕顯示160*120點的照片,放大顯示後,照片整體會變糢糊,因為原始照片並沒有如此多的細節。
這種情況,小弟比較常聽到的說法是:〔照片放大超過原始畫素尺寸,會變得很糢糊,沒有細節〕。
小弟還沒有聽說過:〔照片放大超過原始畫素尺寸,景深變淺〕。
討論以下問題:
==================================================================
如果二張同樣構圖,同樣鏡頭焦段的照片,一張F2.8,用5X7的照片輸出,另一張F5.6,用16X20的照片輸出,
請問那一張景深比較淺?
==================================================================
這個問題,如果用模糊圈的觀念來想,可能要算一堆公式,才能解答,
但是,如果只看〔鏡頭焦距〕,〔光圈〕及〔被攝物距離〕,很明顯就是F2.8的照片,景深較淺,也合乎一般人的認知。
冼鏡光老師不知道在不在?小弟想聽聽您的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