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Eclipse wrote:
我認為這種話題不需要有定論。...(恕刪)
這也是我的看法, 我也一直說我不覺得有定論, 所以也重覆說了端看個人風格和個人技巧的話. 但是還想看看大家是怎麼發揮"變焦"的優勢, 是不是因為可以 zoom around , 任意快速的 zoom, 就往往取代了移動構圖的想法?
看畫作的時候, 沒有人會討論用什器材達成.
但是在作畫的時候, 在雕刻的時候, 在寫書法的時候, 刀,筆,墨,顏料,都是創作者要考慮的.
好的攝影作品, 有些人會去想光線, 是順逆偏光? 是早中晚? 是怎麼樣考慮的曝光? 是不是加了什麼濾鏡? 是不是用了傾移軸的技巧? 是搖黑卡還是HDR? 用什麼樣的底片? 站在什麼樣的距離? 需要用到什麼樣焦段的鏡頭? 如果是打閃光的? 用了幾個光源? 點光源還是面光源? 光源的角度位置? 閃光還是持續光? 光比? 技巧, 很多都是使用工具的"技巧".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seanw2 wrote:
一個用變焦的人一定比用定焦的人所拍到的題材更豐富一些...(恕刪)
我基本上同意. 如果照這個思維的話, 是不是可以說定焦鏡拍到的題材通常變焦鏡有深度一些?
有些人求廣, 有些人求深.
有些人喜歡照完狂殺照片, 有些人不照要殺掉的照片.
* * *
至於方便性, 在標準端要捕抓稍縱即逝的畫面, 事實上定焦或許也可以很快或更快. 因為不需要zoom, 直接就能抓拍了, 就像DC一樣, 就像RF一樣. 更因為已經知道在哪個焦段, 所以可以不對焦手動抓到泛焦距離, 可以不用看景觀窗就直接抓到構圖. 甚至在腰間胸口就直接按快門了. 反應時間 0.5秒吧? 還多了 2秒鐘可以移動構圖. 這讓我覺得變焦、定焦實在難以從這個快速方便的觀點來比較出優劣。
當然, 沒辦法取代18-200, 很多人也不會因為方便性去使用 18-200, 還是選擇用 17-40, 可見得是受器材限制的.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dgg wrote:
「變焦就可以方便到不需要構圖, 不需要移動, 不需要角度, 不需要看觀景窗... 」
是誰說了這些論點?
如果沒有人如此,那你不是虛構了一個議題?然後長篇大論來談這不存在的議題。
除非我腦袋裝漿糊,否則看不懂這有什意義。
如果有人提出上述的論點,我也要說他胡扯。
我也會跟你站在同一邊說他胡扯!
joykafka wrote:
就算是用變焦鏡, 移動還是要素. 用了變焦, 並不是表示可以不移動, 就可以改變角度, 改變方向, 改變構圖的可能性, 改變背景, 改變主體與背景間的相對距離.
用了變焦, 不是表示可以不移動而達到移動所帶來的效果....(恕刪)
我只是說, 既然不是如此, 那變焦的方便性, 是不是被過份的強調或是濫用了?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joykafka wrote:
原文如上, 請教dg...(恕刪)
哈哈哈哈
在文意上、文法上,沒任何錯誤。
不必重寫。
我的質疑點有二:
你說:
「不是變焦就可以方便到不需要構圖, 不需要移動, 不需要角度, 不需要看觀景窗... 如果追求的是這種方便性的話, 定焦更方便.」
這就表示,
你不認同「變焦就可以方便到不需要構圖, 不需要移動, 不需要角度, 不需要看觀景窗.」。
對不對?
那問題來了,是誰提出了「變焦就可以方便到不需要構圖, 不需要移動, 不需要角度, 不需要看觀景窗.」這個論點?
此其一。
如果沒人提出「變焦就可以方便到不需要構圖, 不需要移動, 不需要角度, 不需要看觀景窗.」這個論點,
(我也相信,沒有人會提這樣的論點,這也是我說「若有人提出這個論點,我會說他胡扯」的原因)
那你長篇大論討論它是有什意義?
那不就是你自己虛構了一個「不存在」的議題?
此其二。
這樣說明,不知你清楚我的質疑了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