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很多相機都標榜高iso,但若有使用外閃,高iso有用嗎

閃燈不是都有一定的有效距離嗎?
簡單點說就是在某個感光度這支閃光燈可以照亮多遠的範圍。
提高 ISO 可以提高有效距離,
白話來說就是較遠、原本只是稍微照到的地方,
因為提高了感光度,所以照的到了。

印象中感光度提高一倍、可照距離提高兩倍。
還是反過來?感光度提高兩倍、可照距離增加一倍?
好像是後者﹍
http://www.mike-chen.net http://www.flickr.com/photos/totaleclipse
TotalEclipse wrote:
閃燈不是都有一定的有...(恕刪)


前面有舉例子了...
其他條件不變
若iso100>>>GN38的話
則iso400相當於GN76
則iso1600相當於GN144
感光度或光圈值大兩格,其閃燈出力指數"相當於"大一格

還有強調一下是"相當於"
絕對不是閃燈出力變強
被攝體的反射光強度一樣
只是相機感光能力提升
我覺得ISO高低看個人使用習慣吧
我偏好有ISO100以下的機種
因為我是那種會在大白天放長時間快門的那種人
所以ISO愈低愈合我胃口

而高ISO一般相機通常到800就會有明顯雜訊
這時也是看個人喜好去拍攝

所以最後總結
像我這種比較不一般的攝影者
標榜超高ISO的機種是完全不吸引我
因為我會挑選50~800ISO這之間的機種
突然想到樓主題的一個有趣問題

長曝光採用多少iso好?
單純以畫質雜訊角度出發...
"iso200-10sec"vs"iso250-8sec"
不知道誰的畫質好呢@@?

不過根據小弟推論...
較高iso所生雜訊應是比長時間曝光來的嚴重@@
wenwenwen wrote:
夜間人像用後簾同步的...(恕刪)

喔,瞭解了,謝謝 wenwenwen 大大的解釋。

因為常常先閃,結果被拍的人就動了。
後閃就不怕人在閃光後移動。
感謝~
josephyen wrote:
喔,瞭解了,謝謝 w...(恕刪)

但是主體若是吸收太多環境光還是會留下殘影
跟拍仙女棒軌跡的道理相同
Nikon D80+Sigma 18-50 f2.8 MACRO+Tokina 50-135 f2.8+Nikon SB-600+Nikon FM
ISO和閃燈的意義不太不同
閃燈可不是用來達到安全快門的,補光才是它的主要用途
[BLOG http://www.phototalks.idv.tw ]
wongkain2001 wrote: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現在...(恕刪)

你如果要拍一個業間移動很快的東西..需要很高很高的快門,而且因故不能在10M以內的距離接近他,這時候,高ISO就比外閃好用了!
我用600D寫日記
更營養 wrote:
但是主體若是吸收太多...(恕刪)

但是這跟前簾後簾沒有關係
高ISO+外閃:用於夜拍人像或室內人像非常有用!
有用的地方在於「外閃補光可以減少主體的雜訊(人像),但背景雜訊仍然很高」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