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flyingf wrote:
那是什麼巫術.......(恕刪)


PS最近兩年的新功能
風景照可以春夏秋冬隨便變
flyingf wrote:
好啦我跟你道歉,不要生氣,秀秀。

我是很尊重那些對攝影技法堅持的人,
換句話說他們是攝影人裡面比較固執的,
十年前這些人為大宗,但是也許多跟風的,
如果連這些最堅持的人都漸漸消失在景區,
那十年間攝影人到底流失多少。

觀眾流失多少。
我是覺的唏噓。


我沒有生氣,
也沒有堅持一定要怎樣技法,
反正各種土炮方式拍得好也是一種屬於他的厲害,值得尊重,
我只是覺得不需要批判別人無害的攝影方式(當然餵捕拍鳥就不可取),
畢竟每個人條件、財力、追求的事物都不同,
大家在對環境或他人無害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發揮。

至於,若是想探討攝影人流失的話,
主要是攝影熱潮已過,
高峰期大約是2009~2016,
後面大部分人只要結婚生子就會漸漸回歸使用手機,
從flickr的熱度也可以看出端倪。
加上將近3年的疫情,不方便出門群聚,
少數還留下攝影圈的,應該算是重度有熱忱的,
幾年下來拍攝手法和風格也都有所改變。

熱門芭樂點通常只夯幾個月,
且固定景點拍過幾次之後,
一般攝影人衝久了也是會累,不見得會想一直拍。

再來是,一個興趣能夠撐個10年也是不容易了,
久了多少會疲乏,
身邊就有人從每年衝合歡山到現在懶得出家門只管種花草的攝友,
也有前面提到組了家庭或有小孩的攝友,自由的時間更少,
這些都是這個圈子變小的可能因素之一。

但是要說攝影人變很少,倒也沒有真的很少很少,
每年大稻埕煙火、鹿耳門煙火、國慶煙火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攝影人齊聚了。

至於作品按讚數應該是社群軟體的觸及率不斷修改、調降,
也多少會影像大家PO圖的熱情。
Wanton1812
Wanton1812 樓主

的確我比較的標準是14~16年的時候,看來 good69大也是有看到台灣單眼攝影興衰化的人。當然如果把手機攝影也算進去的話,整體攝影人口應該是大幅提昇的。

2022-11-14 4:29
Wanton1812
Wanton1812 樓主

只是這些手機用戶有些完全沒有概念,看到不少在全黑環境要拍人像的。

2022-11-14 4:30
flyingf wrote:
以前景區日落會整排腳...(恕刪)


真希望攝影人能大幅減少,這樣我才能優游自在的拍想要的畫面,但真的有嗎?樓主大概很久沒瘋攝影了,今天拍照時聽旁邊的攝友說,最近的雲海季,連需要一點體力才能到達的觀音山頂,當出景時,就算深夜山頂還是像菜市場一樣,那時哪有甚麼遊客,當遊客在景區出現時,攝影人早就下山補眠去了。不要說風景控,拍鳥人也一樣,記得疫情前,只要野柳有特別的鳥種出現,就算不到6點到達現場,都是3-4排後的位子。
Bello Mondo

腳架鎖欄杆都上新聞了,哪像某人說的"少"!?相機拿了快30年,但絕不幹那些缺德事!若被女王所迫跟著去湊熱鬧,都嘛只用手機幫她現場錄影,所以別說是腳架就連相機也很少帶,自己輕鬆又不妨礙別人不是更好!?

2022-11-12 23:03
Jeremy2288 wrote:
當出景時,就算深夜山頂還是像菜市場一樣


11月5日從煙火 琉璃光 拍到日出.....有老師帶隊的攝影團,從早拍到晚,攝影人並沒有少過,很多行程都差不多

銀★Club

芭樂點拍芭樂景,大多數人都一樣!!!當太陽完全出現時,能拍照的人不多,大多離開了....全場超過50人,只有我背對太陽,WIFI相機連接手機拍照,不會被刺眼到!!!

2022-11-15 20:19
Wanton1812
Wanton1812 樓主

還可以這樣喔....真的是時代在變。上次看到一個刷縫卡的退休攝影愛好,邊刷邊顯影,看到我下巴都掉了。

2022-11-17 0:14
大概15年前Canon 400D的年代,開始學PS時,我就跟朋友說刷黑卡是沒意義的行為了
包圍曝光幾張RAW,成功率更高,遮罩用一下,細節更好
到了SONY a99的年代更是省事,9成的照片一張正常曝光的RAW就搞定了
不過當然拍煙火還是要拍很多張
偶爾拿出底片機還是要刷一下黑卡啦,不過現在拍底片也是一種奢侈了
Bello Mondo wrote:
笑死人了,你沒遇過盡說風涼話倒是輕鬆,要不高度懷疑是否乃其中一員"大將"?還是那位收錢瞪人的大爺"老師?"

你很難溝通,
我前面這篇中文你是看不懂嗎?↓
good69 wrote:
除了帶團老師放一堆腳架物品卡位,人卻離開的那種太過分之外,
其他單兵人家比你更早到那邊就沒什麼好說的,...(恕刪)

↑我前篇這句難道是贊成放置物品卡位嗎?
中文看不看得懂?
扭曲別人意思還在那邊氣噗噗,無端指控別人是收錢大爺、老師,
你真的有看懂我整段的語意嗎?
團體性放東西卡位人又不在那種本來就很可惡,
而我講的就只是「先來後到」這麼簡單的道理(不包括放東西卡位這種),
你卻說什麼這些人不讓位給你拍,
有時候單兵之間根本不認識也要被你說像一群黑幫,
你想拍別人比你更想拍,所以他們才犧牲了時間比你早到去等,
換位思考若你女王架好腳架,
被晚到的人說「給我讓開」你什麼感覺?
笑死?你笑死了沒?

我若沒卡到位置也會有點不開心阿,
但也只能自認太晚到,怎麼可以怪別人太早到。
Bello Mondo

我從頭到尾都只談"群體",你自己眼睛業障重還說別人"莫名其妙"[大笑][大笑][大笑]!?這德性超像我父親在法庭上審的罪犯,千錯萬錯都"別人"的錯![大笑][大笑][大笑][偷笑][大笑][XD]

2022-11-14 12:46
good69

我從第一篇就是在談論單兵攝影師,結果你激動到不行還胡亂鬼扯我是收錢大爺,眼睛業障重的是你吧?

2022-11-14 14:26
Jeremy2288 wrote:
真希望攝影人能大幅減少,這樣我才能優游自在的拍想要的畫面,但真的有嗎?樓主大概很久沒瘋攝影了,今天拍照時聽旁邊的攝友說,最近的雲海季,連需要一點體力才能到達的觀音山頂,當出景時,就算深夜山頂還是像菜市場一樣,那時哪有甚麼遊客,當遊客在景區出現時,攝影人早就下山補眠去了。不要說風景控,拍鳥人也一樣,記得疫情前,只要野柳有特別的鳥種出現,就算不到6點到達現場,都是3-4排後的位子。


感覺攝影熱潮有變少,
主要反映在相機市場銷售下滑的部分,
但人潮並沒有少到很誇張的程度,
畢竟這十多年來累積的攝影人口總量很可觀,
退了一些輕度攝影者,就算假設掉了50%,
那至少也還有全盛時期的1/2以上,
攝影新人也會不斷加入圈子,
整體來說不足以影響景點的熱鬧度。
(畢竟塞滿一個景區也不需要多少人)
Jeremy2288 wrote:
真希望攝影人能大幅減少,這樣我才能優游自在的拍想要的畫面,但真的有嗎?樓主大概很久沒瘋攝影了


我很久沒有被攝影的朋友找去衝景了。但是我能理解你的想法,風景攝影我是在加拿大的時候學的,除了旺季主要景點,多數地方都是人數稀少或空無一人,那是一種很浪漫的攝影型態。多數時候我是帶著雨鞋,增加移動的幅度,腳架不是插在雪裡就是湖泊裡面找最佳點,完全不需像在台灣要擔心會擋後面的整排腳架,這種找景跟構圖的自由是很難形容的。

你能想像我看到台灣當時單眼盛況衝擊有多大。就算現在攝影人口減少,但是以台灣的人口密度來看,可能不會讓你有這麼自由的發揮空間。
good69 wrote:
我若沒卡到位置也會有點不開心阿,
但也只能自認太晚到,怎麼可以怪別人太早到。


這裡絕對沒有問題
好拍的景點好抓的角度
有時候限於地形地貌就是那麼一點點
晚到的人自然只能排在第二排第三排
有啥好多嘴的
只要別人[親身]在現場等候
先來的就是先來的
後來者[乖乖]在後面插空隙等等看
有啥好囉嗦的

卅多年前從植物園拍RVP/E100VS就是這種[合情合理]的規則
架腳架的人當然也有可能會造成步道通行的不便
但至少要留出一半空間給他人行走通過也是基本禮貌

孰是孰非
公道自在人心
誰在硬凹無理取鬧..................

.....................
NO PAIN , NO GAIN.
Bello Mondo

[大笑]是啊...[大笑]蛇被引出洞,蛇"生氣"了,就開始到處亂咬![大笑][大笑][大笑][偷笑]

2022-11-14 12:36
原PO的意思是這些人佔地為王,公德心指數低,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先來佔位的我為啥要讓一小塊位子給你,簡單說就是沒同理心或是比較自私

我們以前拍飛機站在水門上地方更小塊大家都會前排蹲下後面站著這樣大家都能拍,也就是大家都會盡量或是想辦法讓一下,但是這些拍風景的幾乎不會

我觀察過一些拍風景用腳架佔位的,都在山上拍了,你前排腳架全縮就能拍到根本不需要全拉,腳架全拉出的高度就能拍出與眾不同的照片嗎????
前排的人腳架全縮第二排的腳架全拉出不就可以兩排人都能拍到,只不過前排的人要坐在地上而已
good69

B先生那麼嘴秋,下次你看到就勇敢一點把那些腳架踹開試試看阿?看看有誰能夠接受?嘴巴一直國外國外,連先來後到的禮貌都不懂,沒有比較厲害啦。期待你早日上新聞。

2022-11-14 14:30
bbn019

你們講的卡位和讓空位,其實取決於現場狀況和溝通。每個卡位糾紛,都是個案。就跟車禍一樣,都是個案,要看現場狀況。

2022-11-15 4:08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