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平價單反只有中央一點是十字型對焦點, 連一個雙十字型對焦點也沒有.
一部旗艦單反, 也只有中央一點是雙十字型對焦點, 最旁邊的對焦點也沒有完全用上十字型對焦點
單反以非十字型對焦點進行 1.2 大光圈對焦基本上與自殺無異.. 超越了規格已說明的能力上限
所以單反年代 Canon 課程教授大光圈鏡頭對焦操作, 都是教中央對焦再平移構圖
平移構圖當然會走焦但屬人為可控制減輕. 以非十字型對焦點進行2.8 以上大光圈 AF 失準卻沒法補救. AF 微調亦沒用因為失準是無規律性
單反晚期為了拉近與無反相機對焦精準度上的差距, Nikon Canon 在旗艦機 (D5/6, 1DXII/ III) 瘋狂大量地增加十字型對焦到 60 個以上, 但也沒有將所有對焦點改為十字型. 中/下階單反更沒法負擔得起. 且亦為時已晚, 當一部平價入門無反相機已能做到全對焦點 1.2 光圈AF 高精準, 為何要花大錢買單反旗艦 ? D6 / 1DXIII 的生命週期比 C / N 原本預計的縮短了很多
對臉後下拉鏡頭,那就是增加身體在構圖中的比例,所以都是下拉也不奇怪.
鏡頭左右移動可能幅度小,不是沒有,只是你沒發現而已.
這手法也不是很特別,我那時玩單眼用這方法的人很普遍,幾乎都到某個程度的人都會.
只要會對焦/測光Lock的人,都會用這技術.
對焦/曝光鎖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