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初次貼圖.口味重的圖.請不吝指教

以下是自己不純熟的見解,請多加包涵!


基本上較高彩度還是比較討人喜愛(對樓主所發表的照片,愚歸類為藝術創作吧)

第一張>雖然是重口味,但"主體"蕨類不應該被打爆吧?

第二章>好!感覺中間再打個字,頗適合海報設計的圖

第三張>好!加上了簽名檔更好!適合某些風景照的臨門一腳(大景看久了還是會膩)

第四張>好!殘木給我的感覺是老舊毀壞,故我可能會讓影像再偏黃偏暗一點!

第五張>人被賦予高SB感覺就是怪怪的,至於樓主給人望向外面的用意是否營造種不安定感或遙想,但此圖感覺不是那麼的強烈

不過很好奇,樓主這些照片的色階圖是不是斷的不成樣呢?這樣若要輸出問題就大嚕!!

還有我都沒有勇氣po圖上來被撻伐-.-給樓主拍拍手!
.stick. wrote:
以下是自己不純熟的見...(恕刪)


擷取重點....

不過很好奇,樓主這些照片的色階圖是不是斷的不成樣呢?這樣若要輸出問題就大嚕!!

請問一下是會有什麼樣的問題呢?
小弟用光影魔術手後製很多時候會有你說的情形
就是色階圖不連續
因為我是直接用JPEG後製的
是否用RAW來後製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另外其實小弟以我的木眼看電腦螢幕JPEG後製跟RAW後製
差別其實很小(因為電腦上看照片一定有縮過圖.....)
很少人電腦解析度有6M吧
就算新的1080P的也不過2M
不知其他應用上的差別在哪

懇請解惑
謝謝~
色階圖可以告訴我們一張照片裡所有色彩資訊(用途不多說)

至於斷階有什麼影響?
想像一下
一張照片的綠色本來有256個階調等級(或說差別)
如今色階斷譜甚下64個等級
那在洗4x6照片可能用64個階調就夠
但若要輸出一張全開海報用64個階調夠嘛?
(如果能貼圖就一目了然哩.....)

或者有個爛比喻
有個兩邊相差5公尺高的地
今其中一個蓋10層樓梯,而另一個蓋200層樓梯
那哪個看起來是趨近於平滑坡地(色彩連續)的呢?


而至於為什麼用neo後製會斷階
關鍵在於你影像用什麼多少位元深度紀錄,與軟體無關
可以嘗試用一張raw(12bit)轉檔16bit及8bit到photoshop裡面編輯看看
由於16bit影像所存取資料較多所以也比較"經的起考驗"但相對檔案會很大 
<p.s.>jpg格式只支援8bit,故jpg檔只適合"儲存"不適合"編輯"


只不過樓主說到個重點!
在電腦上看其實沒什麼差
不過話又說回來那何必拍raw檔呢?

所以囉
端看樓主對此圖的需求及用途囉

若對此類議題有興趣推薦
攝影家手札>論壇>nikon板>搜尋作者"didadida"大大的文章
保證值回票價!!!
s840103 wrote:
我對顏色的表現沒意見
我有意見的是幹嘛加簽名檔?
應該沒人想盜圖來用吧


對於原圖無意批評,
只要看圖,
多半可以讀出作者的性格。

以簽名檔的擺放方式,
可以感受到強烈的「自我意識」。

純感想。
個人到覺得樓主改的有點 LOMO 風 ...
怪怪的光線濃濃不自然的色彩
我是新手... 但是我覺得照片有些點過曝了

我還是比較喜歡層次和豐富的顏色

但是艷麗的顏色就沒有辦法顯現層次感

以上是個人偏好啦... 每個人不一樣XD




donkeyjr wrote:
層次? 先輩是...(恕刪)



sorry la 我不是前輩~

有關層次 一張相片的構成
不是只有極深色與極淺色而已
重要在於極深極淺之間的漸層


若樓主您是攝影新手
小弟建議您少用後製修圖軟體來過度拉高彩度/曝光曲線
一但當您習慣了這種胃口 攝影路就會越走越偏差

攝影本來就是光與影的呈現
黑與白之間的灰 才是勾引出一張相片的重心






這樣應該綠的還可以吧XDD

不過這邊現在也成絕景了

變成夜市摟
我的照片日記
donkeyjr wrote:
這是小弟昨天去爬老鷹...(恕刪)



第一張讚!充份的運用文字來平衡構圖和強化主題!

第二張只要把文字置於中間下方過曝的地方,構圖應該就平衡了!

第三張和第四張,只要依照線條把文字放斜,放至自己覺得能平衡構圖就行了!

第五張沒意見,只是覺得那瓶可樂很礙眼!


利用文字來平衡構圖和強化主題,可以多多參考有加入文字的照片(人像最多人使用這個方法)!
樓主的圖給我的感受不差...
拉大反差+增加飽和度
形成的畫面感受就是如此
喜不喜歡就隨在人了~

來放炮的請自重
少批評~多分享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