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益,有婚禮記錄大師,那有"喪禮"記錄大師嗎?

我也不是大師但大概拍過十幾場的喪禮,多半是路邊搭棚的靈堂那種(鄉下空地多)
而且一半以上是土葬的,所以都要跟拍到山上墓地
拍靈堂祭拜時通常不會開閃燈的,因為靈堂內煙霧迷漫閃燈一打就白花花一片
白平衡要先調一下,靈堂佈置不管是白色還是黃色通常都搶不過那幾盞強力水銀燈,所以沒先調要後製就很拚命
另因為陣頭人員多又長,所以拍陣頭行進腳力要好不然就找人騎機車載了,連上山這樣來回通常走個5~6公里跑不掉
山上下午容易下雨隨身帶大的袋子防雨,有時前幾天下過雨就直接穿雨鞋了,因為往墓地的山徑幾乎都是爛泥

山上其實沒什麼太多禁忌,不要自己嚇自己,心存敬重看待週遭的先人,不過倒是看過好幾次人稱的沖剎到的,通常是頭暈想吐抽筋,全身無力等等突發狀況,不過我倒是認為是天氣太冷或太熱再加上傷心勞累所引發的身體不適佔比較高的比例

至於在殯儀館內拍的場子就很好拍了,因為儀式一完就送火葬場,所以時間較短且定點拍攝為主

拍喪攝我是以記實的想法在拍攝,會要求喪攝的無非是為了懷念先人及給來不及趕回的親友看最後一面,所以看照片的心情就不需被太多的技法後製給干擾,以上是小弟個人的想法,因為也不會有喪家會有心情和你討論要怎樣拍,至少我是沒遇過啦!

我是拍過幾場,我是往生者大體不拍,除非喪家有人交待,如果怕患衝就學一些人身上戴淨符.麻草(台語)就好,如果沒有要去前在路邊摘幾片綠葉子放口袋(老一輩的人交待的),要離開時一般道教會有用淨符燒的水放在臉盆裡讓大家洗雙手,一般喪家要拿費用給你會放在紅包袋內,意思是要讓你鴻運(台語取諧音給你紅),不要因你拍這沾到霉運(在台灣習俗家有喪事就是代表家有霉運),這就要看喪家懂不懂台灣習俗
目前為止大概拍過三百多場

有機會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龍巖和萬安裡應該有這項服務...大師級的...
小弟不是大師,但拍過幾場。
第一次仍是底片時代,只能全程開閃燈,不然ISO100無法拍。
多年後進入數位時代,只打跳燈補光+拉高ISO。

其實打不打燈倒是其次,小弟覺得最重要是要和喪家溝通有無禁忌和底線(比如有無亡者遺容),拍攝時態度莊嚴,不要去打擾喪家心情,以紀實的手法會比較讓喪家接受。

最後,看你自己(或家人)會不會忌誨.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