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攝影的靈魂--光

謝謝分享
無私分享自己積年累月得到的知識真的是太感謝了
a2316574 wrote:
我想您所要強調的是『...(恕刪)


我想最好註明一下"自然光"與"人造光"的分別.

由太陽所產的"自然光", 是不會因為距離遠近而出現光衰退, 只有人為所產生的人造光源才會因為距離光源遠近而衰退.

這才是自然光與人造光最大分別. 所有人造光源用光的技巧都是要效法自然光. 用了好像沒有用, 不著痕跡.

但先天上人造光就不可能像自然光那樣不受距離限制. 例如一般人閃光燈放在機頂熱靴拍團體照, 最近鏡頭最光, 第二排暗一點, 最後一排欠曝, 根本就違反自然光下拍出來的效果. 第二個破綻就是看看地面遠近的受光程度, 就知道使用了人造光源. 所以才有人說閃光燈是破壞性光源, 打死也不肯使用. 不無道理

進階的人造光用法, 就是減弱那種人造光因距離而衰退的不自然, 透過更高角度不同方向, 更大光力, 散射, 多光源, 自然光與人造光源混合便用, 甚至構圖後制來達成.

兜了個大圈, 花了那麼多功夫, 最後還是要將人造光扮成自然光, 用了好像沒有用, 不著痕跡.. 所以, 簡單的不如好好的使用自然光
謝謝你的分享真的很棒
a2316574 wrote:
根據平方反比原則,距離加大,光亮減低,打在物體上的光也會減低。同時間打在物體上的光也因為減量,導致物體的衰減程度變低。
用非常不具科學的數字來說,假設原本的距離是1公尺,打在物體上的光亮單位是1,那個光的衰減是1→0這樣的級距。
將物體變成2公尺,因為平方反比,打在物體的光單位變成1/4,則衰減程度是1/4→0這樣的級距。
相比之下,1→0衰減對比度會比1/4→0還要強烈,那麼前者相比之下就是硬光、後者為柔光。...(恕刪)

你這個部分理解錯誤了,在同一種光源的情況下,光源離被攝物體越遠,光會變得越硬,你在燈光前玩影子遊戲就很容易理解,光離越遠影子絕對越清晰吧,關於光的論述我曾在一本雜誌的專欄中有幾期特別寫過,有興趣我可以私訊給你雜誌名稱去圖書館找看看。
lucida wrote:
你這個部分理解錯誤了...(恕刪)

感謝指正,這部分的確是我理解有誤。
重新查了書的內容確實也有提到,
最簡單明瞭的就是太陽離我們無限遠,但是直射的光卻還是非常的硬
前面的的內容晚一點會做就改
光子在真空中,沒被重力場扭曲,沒被改變能量型態的完美狀況,才會幾乎不衰退
在自然界中, 很難...因為能量會被吸收...造成頻率改變,甚至波長改變,距離愈長影響愈大

光影的軟硬, 與距離關係較小, 與干涉,散射,漫射,直接照度強弱關係較大
五公尺的5000流明單一光源, 和同樣距離五公尺, 五個1000流明光源
結果就不會一樣, 閃燈也會比較常用跳燈,不會直接打
增加散/漫射的間接光強度, 減弱直接照度, 讓光影更加柔和

陰影區並非沒反/散/漫射, 只是沒直接光,
同一光源側向靠近, 陰影沒較黑, 並不能說, 光源靠近就變軟
因為陰影區反/散/漫射,也隨之增強
不然就不會有燈下黑這種說法了。
人工光源並非完美點光源,
單一同光源, 三米照斗笠, 側上方三米和正上方三米,二者陰影強弱也不同
因反/散/漫射完全不同, 光影有軟硬, 同一光源可沒軟硬
Tramado wrote:
光子在真空中,沒被重...(恕刪)


我說太陽所產生的自然光不會衰退, 是拍攝影上所見的光不會衰退, 而不是物理上不會衰退.

當然物理上太陽光也會衰退, 只是我們所說攝影上的距離相對太陽光要跑到地球與土星的差距實在太渺少. 微不足道

在太陽光下, 站在屋頂與地面被直射, 都不會因那一點距離而有分別.

但閃光燈就會差很遠
a2316574 wrote:
我想您所要強調的是『...(恕刪)


Fall off改成漸變確實比較接近原意。
給你個讚
crossmatch wrote:
我說太陽所產生的自然...(恕刪)


閃燈打得愈遠,遠處的衰減愈不明顯,跟太陽光打到地球的道理是一樣的
例 : 閃燈打3米,3米以後明顯衰減
但是打到20米時,20米-22米的衰減就不明顯了
san2266 wrote:
閃燈打得愈遠,遠處的...(恕刪)


閃光燈火力離不開 GN 指數計算, 距離 x 光圈 = GN 指數

同是增長了2米距離, 由3米延長到5米是多了66%, 由 20 到 22 米是只長了10%

所以同是2 米距離, 好像愈遠衰退愈少.

以太陽與地球距離, 去衡量太陽的 GN 指數, 不知有多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