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微距攝影技巧

swpig_s53510 wrote:
小弟這2支都有,通常...(恕刪)


謝謝, 你的回答很清楚.

flickr上有位高手就是常用 40D + MP-E 60. 真是不知道他是怎麼貼近那些蟲的?

近攝自己是用 90mm "0.3倍" 對花草靜物而言還堪用. 還可以加1.4xTC (或接接寫環能有效提升倍數嗎?)

所以還沒有想過要在類似焦段多添一隻.

以前也曾用 400D + 135mm + 1.4xTC "0.27 倍" 來拍蝴蝶小動物,

也看到有人建議用 300 f/4L 加接寫環(Extension Tube) 或加1.4xTeleconverter, 可以到0.3~0.4倍.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joykafka wrote:
謝謝, 你的回答很清...(恕刪)

MPE-65算是特殊用途的鏡頭,我也曾借來用過
放大率確實十分驚人,根本就可以當作一個小型的攜帶式解剖顯微鏡來使用
但是實用性極差,不上腳架根本無法使用
勸你打消念頭,或是借來實際用過之後再重新考慮

接寫環或是加倍鏡確實是比較實際的解決方案

要用MPE-65對昆蟲貼身拍攝,其實有很多小技巧
檯面上的方法是在氣溫較低(如晨昏)時進行拍攝,這時昆蟲的體溫還不夠,他們動彈不得
有些昆蟲則是要吃不要命的,只要你不動手他們都不會理你
檯面下我看過有人在使用的方法更多,但是個人並不認同這種心態.........

Octanol wrote:

MPE-65算是特...(恕刪)


其實MP-E65不一定要上腳架,通常為了景深的問題,小弟用ISO 400
光圈13以上,快門是背景光源來決定看要不要讓背景吃到光,通常從1/60
到1/125都有。
另外是有些不好的攝友為了拍攝一些好動昆蟲將昆蟲用噴劑遲緩動作
甚至還聽過帶回家放冷凍的、蝴蝶類的還用捏胸的,這一類的攝影真
的應該好好反省,不要只是為了幾張自己想要的照片而蓄意去傷害有
生命的昆蟲。
不好意思,小弟本來想敗一台『微距鏡』,所以和朋友借了一台Nikkon 105 來試用。
可是就是拍不出很大的昆蟲照?
到底是那裡有問題?

是不是所有『微距』的照片都是需要『裁切』才能有這樣的效果?
麻煩高手們,解解我的困擾?要不然小弟死都不會瞑目的。
柚子

<<可是就是拍不出很大的昆蟲照?>>

Nikon 105mm F2.8 鏡頭為 Macro 1:1
(鏡頭的放大率是指..最大成像於底片的比率
譬如: 一隻蜜蜂實體大小與在35mm底片成像大小相同..則為1:1)

先確認昆蟲實體大小是否相符上述比例

再者確認鏡頭上的一個開關 (Full/Limit)
撥到Full再試試對焦更貼近被攝物.

以上
Octanol wrote:
檯面下我看過有人在使用的方法更多,但是個人並不認同這種心態............(恕刪)

swpig_s53510 wrote:
不要只是為了幾張自己想要的照片而蓄意去傷害有生命的昆蟲。...(恕刪)

雖然我也很好奇, 但是我覺得是不是不要說穿了比較好? 以免大家有意無意的嘗試這種作法?

謝謝兩位對實戰上的解釋,

關於使用 APS-C, 對於成像在感光元件上的"放大倍率"來說, 基本上應該是沒有影響的.

所以說, 使用 5D 的話,基本上的差異在於"顯微鏡"的"解析度"比起40D來得低一些(單位面積的像素較低),是嗎?

還是有其他的考量? 是不是 APS-C 也有相對容易確認合焦, 方便構圖的優點?

* * *

上腳架: 看起來 180/3.5 和 MP-E 65 拍微距好像都很需要腳架, 這兩隻不拍微距有其他適當的用途嗎?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swpig_s53510 wrote:
還聽過帶回家放冷凍的、蝴蝶類的還用捏胸的,這一類的攝影真
的應該好好反省,不要只是為了幾張自己想要的照片而蓄意去傷害有
生命的昆蟲。


這類做法相當要不得呢!!回覆一個問題,昆蟲可以貼到多近呢!!不知板
上是否有人用過魚眼呢tokina 10-17這隻可以貼的相當近,近到快碰
到.......其實,耐心還是最重要的哩!!附上一張魚眼拍蜻蜓,碰到它的翅
膀它還是不動呢!!(有exif~~~稀有的長尾蜻蜓,出現在秋冬季.東北季
風起時,會從日本飛來台灣過冬.拍攝點"秋紅湖")



http://www.wretch.cc/blog/j640120

joykafka wrote:


<BLOCKQ...(恕刪)

就個人而言,近一年以來除了生態外幾乎沒有拍過其他題材,
180這支是沒嘗試過拉,但是MP-E就算是用1倍來拍最近對
焦距離不過10公分,超過了一片模糊,就想用在別的用途
恐怕也很難~~
倒接環好好玩
不過景深真的很淺
對得好辛苦
頭還沒暈之前脖子就痠死了




緊縮圖,沒有後製。

小弟也是喜歡微距一族
熱衷拍模型(做1星期拍3張)
手下有的機器是N牌D1+105micro沒VR+SB29
因為模型場景常動態設定,拍照時再設定環境實在很累所以最近也做了一些功課

要求拍攝時要捕捉瞬時減少手震及動影,則要拉高快門
微距鏡都繪縮光圈,兩者矛盾.........

解決方法不外乎打光或外閃....外閃對小弟比較有吸引力
以N牌系統來說
支援iTTL閃燈鏡內測光控制
相機最便宜是D40(D60似乎也不貴) 25張小朋友
閃燈死革馬E140DG完全支援iTTL 10張小朋友
N牌105VR 35張小朋友

全部70張小朋友 應該可以達到高快門的微距攝影(還全自動)

自然打光法.........等太陽......此法免費
人工打光法.........場景燈,反光板......到戶外稍微手忙腳亂.....而且不容易捕捉瞬間

小弟正逐步更新裝備中
首先購入閃燈跟新的隨身機(特別找了可接閃燈支援iTTL的P5100來試玩,不錯玩,雖然解析力只有一半)
努力存COCO中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