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為什麼不該稱為"片幅機"

faustcolin wrote:
中文好不好不是用創意來區分的,有創意不代表厲害。
jenhoxen wrote:
我覺得用[片幅機]代替[APSC片幅]的人,名詞理解程度就如同把[淺景深]叫作[景深]一樣("請問大大,要怎樣拍出景深的照片呢?")

你們說的這有可能。不過 j 大,我說的是針對原創者,想出片幅機這詞的人,他的本意。

要說原創者是直接把全片幅機的全去掉,這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我當然還是先從可以解讀的方向來看,而不是明明自己可以理解,卻還認為原創者(和後面跟著這樣講的人)是不懂亂講吧。
antshen wrote:
120系統部分沒錯...(恕刪)

4/3就是 三分之四吋的意思 1"的三分之四倍 或1.333"規格, 4/3這名字的由來就是1"系統衍伸出來的 "三分之四吋"

另一個會把ff aps-h aps-c歸同一類是因為他們都是2:3比例
1"系統基本上是3:4比例, 當然有些延伸沒照這"習俗"
但大致上來說ff系統一般而言都是2:3, 而1"系統為3:4

再補充一下1"系統相當於電視系統,一開始是電視相關設備在使用的,而ff系統基本上就是靜態圖像攝影方面使用
像是電影用的有電影的系統, 電視用的有電視的系統, 靜態圖像的有照相的系統, 這些都有各自的根源, 只是現在科技的發展讓這些不同的領域全部混在一起
片幅的說法,其實滿妙的,
很接近「單」、「位」這兩個字的用法。
醫療體系的人看「單位」應該會聯想到藥物、行政機構之類的。
軍警體系的人看「單位」應該也是會聯想到公家機關之類的。
餐飲體系的人看「單位」除了食材斤兩、衛生局之外,
應該要慢好幾秒,才能勉強思考到客人叮咚上門「一位」之類的。

醫療、軍警體系的人,
比較不會立即聯想到「一位」。

就中文語意來說,「單位」解釋為「一位」,
是沒問題的,但我想多數人第一時間,
還是會把兩個字連在一起,當作是unit;
如果是在相對領域文化中,
可以的話,應當盡量避免模糊的溝通用法。


會模糊的情境如下:

例如,同好之間交流,問了一個問題:
A:「不好意思,您剛說您用的是什麼片幅?」(A完全不知道對方的感光元件Size)

B針對片幅尺寸答得很精準,回說:「我用M4/3啊~」(B完全解答了A的疑惑)

=============================================

C回說:「我不是用片幅的,我是玩全幅的」。(C誤會了A的預設立場)

D回說:「您是說哪部機型對吧?我用的是Nex-5N」(D可能認為A有些語意不詳)

=============================================

簡單的一句話,截然不同的答案,
如果C與D不刻意去轉換「片幅=APS系統」,就不會產生誤會。


「單向通道」的解釋,絕對可以變變變!
但重點在於「多向情境」能否順暢,避免誤會。

如果能一起試著找尋更合適的中文詞彙,何不呢?
http://www.northzart.com.tw ; http://northzart95.pixnet.net/blog
真心覺得用"殘幅"比較清楚
不易讓人搞混或誤會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frontline wrote:
有些人會把APS-C...(恕刪)


管他叫什麼機.全幅機.片幅機,甚至叫蝙蝠機都可以
善用機器拍出滿意的照片比較實在
APS-C略小於135片幅的一半大

殘幅實在有失尊嚴,讓使用者難以啟齒

如果硬要正名的話

不如叫半片幅、半幅機來得貼切
哇, 一直到了現在才知道還有這個問題產生, 真好玩.
前面已有不少朋友舉了好多例子, 我再自己消化整理一下:



"片幅"這二字已經行之有年, 在攝影界, 不管底片或是數位, 大都是討論那個感光片.
所以現在看起來是攝影新手使用"片幅機" 來形容APS片幅, 其實是意指"片"片幅或"殘"片幅的縮寫.
想要如同"全"片幅變成"全"幅機的做法, 把二個"片"縮成一個"片".



不過如此用法真的會造成許多溝通上的誤會, 前面已有很多例子.
這已不是當初把35定成"全"幅之類的爭論, 而是明顯地和基本文法有關!
如果造成不便, 至此就應該要停止.
可是人是自由的, 我們沒有任何權利阻止, 只有極力倡導, 讓成正確的用法流行起來.



那要用什麼中文取代呢? 很多人還是不習慣用英文的APS-X! 而且APS的意思已經不適用.
有幾位朋友的想法和我很相像, 既然"片"是意指尺寸, 又接近一半, 那用 "半"幅機應該一聽就懂.
就算還有意見, 那也是枝末旁節的小問題.
用到"殘"字, 又很容易連想到殘癈或腦殘, 不太適宜使用.
只要以後有人再說"片"幅機, 我們也不用生氣, 直接說, 你應該是指"半"幅機吧... (自己修改)



不能怪命名的人文學程度, 要怪這只能怪我們沒有個官方機構來訂定這些新衍生出來的中文名詞...
就像美國電影的中文名稱, 二岸三地有一堆不同的名字, 真的是只能用"有夠亂"來形容...



你用的是半幅機嗎?


gn26751380 wrote:
總算有人要講這個了...(恕刪)


懶也要個有極限,多說一個字、多打一個字會怎樣嗎?

全片幅、淺景深、低色溫(暖色溫),都是形容詞加名詞

今天把形容詞去掉只留後面名詞
還要眾人認同這是約定俗成???
Peterlin95 wrote:
關鍵在於翻譯、理解...(恕刪)

Peterlin95 wrote:
維基百科:
The term Full Frame is used by D-SLR users as a short-hand for an image sensor
which is the same size as 35mm format (36×24 mm) film . .

應該是135底片, 使用不同的片幅時, 才有 半格(half Frame) 或 全格(Full Frame) 這樣的稱呼, 所以提到 "全"、"半" , 就自動想到135 .

至於中文這邊 什麼時候 原本大家習慣講的 "格" 字, 開始轉變成習慣講 "幅" 字, 那我就不知道了.


其它型號的底片, 好像沒有看到有用 "半"、"全" 字, 在這樣的區分大小..

像 120底片, 不同片幅的使用, 就直接講尺寸了, 6x4.5, 6x6, 6x7....

Peterlin95 wrote:
APS-C、APS-H 如果能集思廣益,
找出合適的中文翻譯就好了。

以當初 APS 底片製定的用意

C 是 Classic, 意指 3:2 這樣子的典型照片格.

H 是 High Definition, 指 16:9 的 HD 格

P 是 panoramic, 指寬景格

http://www.kodak.com/cluster/global/en/consumer/APS/redBook/aboutSystem.shtml
frontline wrote:
有些人會把APS-C...(恕刪)


“片幅”本身像是一個單位,
以傳統底片的尺寸為基礎,
然後前面要加上描述才有意義,

大“片幅”,中“片幅”,全“片幅”
約定成俗的話,
用半片幅來描述各廠的apsc大小的規格,
大家也是聽得懂,
其實不用太拘泥在那邊咬文嚼字,
像43片幅大家也都這樣講,

但單單一個“片幅”就沒有意義,
至少要給它一個相對於底片來講,
是大是中還是小,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