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攝影改變了她一生

如果要講偏見,我覺得拍大景還好,有些大景吃的是毅力跟眼光,
例如你要先查天氣,光線,然後跋涉到該地,等待,等待,然後拍照。

NGS攝影相關出版品中就提到,有些大景必須花上好幾天,
熟悉當地天候、光線、最佳拍攝位置之後,等待,等待,才能拍出最精彩的一張。

我認為出國旅遊想順便去拍很棒的古老建築物的還是最棒,
辛辛苦苦花錢買飛機票然後帶了超廣去,
為了顧及旅伴跟行程,也沒空等待最好的拍攝時機,
要不雲不漂亮,要不根本陰天,要不光線根本不對,回來硬是用後製軟體把細節催出來,
拍的照片可能還不如買一張明信片漂亮乾淨(前面沒有一堆觀光客)。
圖庫也有很多更棒更乾淨的照片,花幾塊錢就可以用在任何想要用的地方。

當然,「這是我拍的」+「回憶無價」這是絕對沒問題的。

不如這棟樓改成「我不太認同的拍攝主題(純偏見分享)」?

畢竟,攝影怎麼可以沒有偏見,全然客觀?又不是CSI蒐證。
locuscc wrote:
另外有一段是 HIPA 的評審有關篩選相片所講的話:

『...在桂林漓江漁夫清晨點燈捕魚的相片,來自德國的評審 Volker Frenzel 說,
差不多地點角度時間拍攝的相,他在 HIPA已經看過過千張,請大家不要再交了,因為
會被篩掉。...他解釋,作品要被評審看得上眼,首要條件不是構圖精美曝光準確,而
是有「原創性」,前人拍攝過的作品難以勝出。』


二寮日出、灕江挑燈捕魚..確實屢見不鮮,被稱缺乏原創性。

但那張小女孩靠著毛玻璃的照片,那種姿勢眼神,光是日本AV女優在浴室裡也不知拍過幾萬張了,又哪來"原創性"?

你要參加歐美攝影大展,攝影美學的解讀權就在他們手上。
但參加台灣的攝影展,美學的解釋權又轉到本地人手中。
其他地區國家也是如此,但國力資源豐富的國家辦的比賽獎金高,參賽者多,所以"解釋權"好像比別人大、比別人正確,是這樣嗎?

甚麼叫攝影之美?那都是別人在說的,你比較認同哪個是你的事,盡可去追隨,但不用順便攻擊批評不合你口味的。

想當初,塞尚的水彩畫被當代藝術大師批評的一文不值,巴黎藝術學院以他"缺乏藝術天分"拒收入學,如今那些當時顯赫一時的美學大權掌握者都不見了,只有這個眾人嫌的留芳千古。梵谷在世時,他的向日葵畫作一樣不值錢(不會是畫向日葵的人太多了吧?),歷史上這種例子多了去,"歐美大師"看走眼的美學太多了,不用以為他們的觀念就一定對。

藝術觀念、美學觀念一直在改變,各地見解也多所不同,你似乎把歐美攝影評審的觀點當做世上唯一標準了,才會順便批評"沒拍出他們那種味道"的人。
結果一堆人莫名在批評樓主
怎麼辦,我反而很贊同樓主

好的東西就是好的東西
我不覺得是迎合什麼歐美口味
遺憾


locuscc wrote:
昨天看了一個攝影者...(恕刪)


「最近看了不少台灣本地攝影人拍的照片
看多了頗有倦怠感
原因是雷同性實在太高了」

期待你能推出不同於你批評的、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我相信你行的

因你既然有這麼肯定評論
那百分百有不同的想法
那就去實踐吧!


你是看了多少的攝影人的作品?
美術館裏的攝影作品收藏,你都去欣賞了嗎?

隨手取一張(取自攝影展的電子郵件)
這讓你有倦怠感嗎?雷同太多了嗎?
有故事或對拍攝者有意義就是一張好照片,何必追求獎項?


下面這照片是在花蓮七星潭岸邊,一對老夫妻
老公視力也許不是很好~相機螢幕移來移去感覺看不太清楚~看他站在那朝同一角度拍了很久
老婆就靜靜站在一旁等他拍完照,讓我感覺這就是所謂的老夫老妻~夫唱婦隨吧?
於是我向前方走,離他們一段距離並拍了這畫面~也許對其它人來說沒意義~但對當下的我而言~這畫面是感動的
IMG_0130 by BAKI7153, 於 Flickr


下面這張是我小兒子
在樹林撿了兩顆乾掉的松果,很天真的笑著說:我要撿一顆回家送給姊姊(雖然兩姊弟在家裡整天大戰)
這畫面看在父親眼裡是欣慰的

IMG_6859 by BAKI7153, 於 Flickr



下面這張是我大女兒,你們覺得她在做什麼呢?
她正在模仿我趴地上拍照的姿勢呢,連按快門的手勢都出來了
IMG_5581 by BAKI7153, 於 Flickr





locuscc wrote:
另外有一段是 HIPA...(恕刪)
不曉得樓主有沒有在拍照,其實拍照不是要跟別人比,
而是要拍出超越自己的東西,就你說的大家都拍風景拍二寮,
有的人拍了上百次了,還是沒拍出滿意的作品,
同一個點就不能拍第二次嗎?別人拍你就不能去拍嗎?
拍照不是在跟誰比,而是在記錄當下光影的變化,
拍久了也會越來越麻目,有時拍了一堆覺得能看的沒幾張,
那種感覺就像在打寶,你永遠不知你今天能拍出什麼東西。
你所記錄下來的照片,加上用文字去敘述。

讓我對這三張照片好有感(((~






知足即是富貴 wrote:
有故事或對拍攝者有...(恕刪)
硬要說國際拿獎,最近台灣也不少啊~
台灣獨立攝影師林俞歡,拿下法國巴黎攝影大賽(廣告音樂類 金獎)
得獎介紹
攝影師唐家驤,法國巴黎攝影大賽拿下一銅、六榮譽。
得獎介紹
Yvonne Lu拿下今年IPPA iPhone 攝影獎---總季軍
得獎介紹

今年HIPA攝影大賽有一位馬來西亞得獎者,作品竟然是台灣金山的[磺港漁火]。這不也早就被台灣攝影師拍爛了嗎?
有時候大家看膩的東西,搞不好就是國際比賽的焦點。
相關介紹
其實台灣有蠻多攝影師,拍的都還不錯也很有特色,只是沒空拿去投稿而以。


這種街拍作品要拍的好,要有異於常人的觀察能力,反應要靈敏,又要有耐心等待,技巧與裝備反而是其次。所以,台灣攝影教室普遍著重技巧與後製的教學法是教不出來的。
我勸樓主還是別太常來這裡
這裡是器材第一,大景第二,自我觀念第三

甚麼現代,後現代,現代主義,在這裡都是"自我觀念不同"的問題
即使美學的演變,觀念, 論點都來自於西方, 他們也會說你看郎靜山如何,柯錫杰如何的??
完全不理會那回事

台灣也有很厲害攝影師,但底層的美學觀念還是停留在19世紀末期,畫意攝影
最多可能就是安社亞當斯的直接攝影,但f64的主張是甚麼?可能也不是很清楚

再過十年保證,這裡還是出大景,HDR, IPPA得獎名單...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