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哪家廠牌相機原生ISO最低?

ppshk wrote:
Contax N Digital - ISO 25

不過已很難找了 (恕刪)


要找也要連鏡頭一起找.

Contax N Digital 很耗電,RAW 格式存檔很慢!

RAW 要解得漂亮要很花時間! 要解 RAW 還得配合該台的 CCD 數據資料!
(找到一定要問有沒有該台的 CCD 數據光碟片,不然無法用原廠軟體解 RAW 檔案)

不過 ISO 25 拍出來的畫質很細膩!


統一回答各位大大的提問

要原生iso低於100只是為了讓燈打在人像上更漂亮這個用途而已

所以還是以全幅單眼為主

不考慮什麼像素密度啦有沒有意義之類太學術的東西
canon kiss x (400D),,,,,機身改韌體



咩LTK咩 wrote:
這樣原生跟降感有什麼差別嗎

還沒找到較正式的文件...

不過依各網上留言板 blog 上的說法, 都比較傾向:

原生ISO 是 調整 類比增益..

擴展ISO 是 數位運算, 就像在 photoshop 拉 ev 一樣..

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何 擴展ISO 的 動態範圍 比較小.
http://www.jafaphotography.com/hasselblad_h2d39.htm
其實我認為原生ISO越高越好,越低的原生ISO代表這款感光元件需要更高的光線條件才能夠滿足最高畫質的需求~

我有幾台機器
NIKON D100 最低ISO 200
D50 最低ISO 200
D200 最低ISO100
借用的D300 最低ISO 200
D3S 最低ISO 200
PANASONIC LX7 最低ISO 是80

使用起來的感覺是,更高ISO時色飽和會降低的更嚴重~
但低ISO時色彩品質OK,原生ISO高的機器色彩會比較亮,看起來不會灰灰的~

愛玩鏡頭 wrote:
http://www...(恕刪)


哈蘇不是我摸得起的哈哈

看來真的沒有低於100的全幅數位機啊

我可以死心了

四方瓶 wrote:
ISO應該只是底片機上才用的專利

一堆數位相機標榜著低ISO 高ISO

只是為了魚目混珠,掩耳盜鈴的做法

主要是透過軟體的功能是否強大決定於否

稱為ISO只是為了讓玩攝影的老玩家更有親切感

這樣說對嗎??



並非如此.

數位相機 (無論專業或消費機型) 可以完全用另一套新的系統. 例如搞個 ISO 35, ISO 115,
ISO 1200.

但並沒那麼做, 而是承續底片機的所有設定值, 其最大原因是 :
使用者在使用相機 (不管底片或數位) 拍照時, 可以延續使用同一套攝影理論, 及之前的經驗
(尤指底片相機的經驗).

如此, 之前 100 多年的攝影技術發展下來 (從達蓋爾算起), 所累積的知識系統依然可以延用,
不必因器材的不同 (底片或數位) 而砍掉重練.


再來, 談到 ISO 的準確度.

ISO 的量測方式, CIPA 有一定的規範. 甚至有一定的量測方式 (即拍測試 chart, 再反算出 ISO).
CIPA DC-004 : Sensitivity Stansard

基本上, 日本有品牌的相機都會依循之.

至於以外的, 就不予置評. 尤其近期很熱門的行車紀錄器,
很多機型的 ISO 真得很多是你說的 "魚目混珠,掩耳盜鈴", 非常不準.

-- The same lotus of our clime blooms here......
現役機 Ricoh GRD3 - ISO64
四方瓶 wrote:
老實說~我一直有個疑問
ISO應該只是底片機上才用的專利
一堆數位相機標榜著低ISO 高ISO
只是為了魚目混珠,掩耳盜鈴的做法
主要是透過軟體的功能是否強大決定於否
稱為ISO只是為了讓玩攝影的老玩家更有親切感
這樣說對嗎??


完全不對

ISO 是一套標準 定義感光度  高就是高低就是低  是有客觀標準 並以結果為論 有灌水就是灌水
你不能說 因為用不同手法達成 (增益電子信號...)就不是增高ISO


同樣ISO 還有分 ASA 跟 DIN ---或許就是您說的不同標準(其實只是標記法不同)
當然他是在底片時期定義的標準

比較像是測量長度  可以用 公呎 與 英呎

覺得數位時代 Sacle 已經產生革命性的變化要另訂標準  也未嘗不可 只是業界覺得沒必要
(就像航海喜歡用海浬 / 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