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深入討論 你有洗出高ISO的相片嗎?


我也常常洗,只是日本好貴 囧

印特殊紙一張要46以上...

不過洗出來看真的和電子檔差很多


Mr.善 wrote:
這裡討論的東西真的頗有用,無論大家講的對或錯,看得出來大家都很用心

而不是手機版那裏X粉來,X粉去

亂!!


那就請常來坐坐,

也不要忘記看看我的相片版哦!
我個人則是有不一樣的感受
沖洗過幾次,換了幾家都不甚滿意

如果原檔在電腦用縮圖看,已經能看出出些許的噪訊
那麼洗出來的照片,也是略微糊糊的感受

當然我也體驗過,用DC拍出來感覺普普
但是沖洗店幫我“加工”後,洗出來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照片

但最讓我頭痛的,就是亮度與色偏
沖洗店洗出來的照片,往往與我自家電腦看的成果差異“很大”
可能會幫我增亮或是減亮,不然就是顏色偏很多
但這樣的調整,並非整體性的
而是店家可能會針對一些特定照片,擅自調整

當然,多數人的反應,一定會說~
“那是你電腦螢幕的問題,或者是你沒做好色彩管理”

問題是,一般坊間輸出業者,本身會注重色彩管理的...也不多啊
店家秀圖給我看的螢幕本身就色偏很多了,那我在自家做好色彩管理有啥用?
有些店家,還會用色偏重的螢幕,幫客戶修圖...

關於輸出前的“加工”
我想這應該是坊間店家的一貫手法了

我曾試過幾家店,強調“不要幫我修圖”
店家還好意的提醒我,這樣一來無法保證其結果
結果洗出來的照片,果然質感超極差

可見,色偏也罷、偷偷加料幫客戶後製也罷(一般是套用軟體對整體照片調整)
雖然覺得自己的照片無法被忠實還原感到不解

但店家或許也很明白,不經過些手段,出來的成品也容易被打槍吧
簡單來說,我覺得一般坊間,著重的是“討喜的加工”,而非“忠實的還原”
但討喜的加工,有時候反而也會弄巧成拙
總之關於這個加料的手段
也許有人覺得沒差,但我卻是很在意的那種人

所以,有網友提過,校色,不如用店家洗出來的照片來校色
這感覺本末倒置,但如果你是長期送同一間店在輸出照片
那麼這種做法,或許是個解決「客戶/店家」色管不同步的手段吧

此外,TIF檔、或是Adobe格式等
我去的店家,給予這兩種檔案
店家會說TIF會拖慢機器的沖洗速度,然後出來的結果也沒差(與JPG相比)
而ADOBE格式,出來的結果反而會更差
會如同用不足ADOBE90%以上的螢幕,去觀賞ADOBE檔案的感覺(色彩會有斷層、呈現褪色的模樣)
我想也許是輸出器材僅支援sRGB所致

如果各為有好的輸出管道建議,請不吝分享吧!
ching43202 wrote:
roachc wrote:
大多是 300dpi 的,
洗 4X6 相片,
就是 (4X300)X(6X300)=2,160,000 ≒ 200萬畫素,
您拿再高的畫素相片檔去洗相片,
即使如 D800 的 3600萬畫素去洗 4X6 相片,
洗相片機都是先縮圖成 200萬畫素後再洗出 4X6 相片來。

如果大大去看我上面01的連結, 每張相片就縮得更小了, 在PC上躁訊也沒有比較少吔!

您誤會了!
我僅是「單純的敘述」相館裡洗相片機器的「操作模式」而已,
至於畫質啦、噪點啦‧‧‧‧我沒有任何意見。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沖洗過幾次,換了幾家都不甚滿意...(恕刪)

1.
相館裡的「洗相片機器」有很多種品牌型號,
就像「相機」也有很多種品牌型號,
每一種的先天畫質差異不小,
藥水、相紙的品質差異也影響很大。
2.
「洗相片機器」跟「相機」一樣,
有許多「內部的參數」供操用者選擇調整,
所以即使是兩台品牌型號完全相同的洗相片機器,
因為不同的「洗相片機器操作者」有不同的喜好設定,
也會洗出不同風格的相片出來。

SO!
如果喜歡哪一家洗出的相片,
以後就固定在那一家洗相片吧!

PS:
我沒有評論好壞,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servaan wrote:
我也常常洗,只是日本好貴 囧

印特殊紙一張要46以上...

不過洗出來看真的和電子檔差很多


46? USD? NTD?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我個人則是有不一樣的感受
沖洗過幾次,換了幾家都不甚滿意

如果原檔在電腦用縮圖看,已經能看出出些許的噪訊
那麼洗出來的照片,也是略微糊糊的感受



我也是在這兒當地試了好多家都不滿意,

而專業的店又遠又貴, 可是女王又要洗出來.

我前面所說的網站你們大家可以試一試, 1200張免費.

(每個月免費給你100張4X6和50張5X7, 連續給8個月)

它叫做藝術牛 (artscow) 是曾經有一期POP PHOTOGRAPHY 介紹的.

因此就估且一試, 目前非常滿意, 而且已洗了3 個1200張免費.

其實SHIPPING要錢 (從香港到美國),

因此我一平均下來大概每張NTD$4.00 (4X6和5X7).

香港寄到台灣或日本應該會更便宜吧.

你們可以試試看, 如果第一批不滿意, 大概也沒有虧太多.

另外可以從它的網站的軟體逐一修改相片.

不是打廣告, 小弟和他們沒有關係哦, 呷厚倒相報!





servaan wrote:
我也常常洗,只是日本好貴 囧

印特殊紙一張要46以上...

不過洗出來看真的和電子檔差很多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我個人則是有不一樣的感受
沖洗過幾次,換了幾家都不甚滿意

如果原檔在電腦用縮圖看,已經能看出出些許的噪訊
那麼洗出來的照片,也是略微糊糊的感受



我也是在這兒當地試了好多家都不滿意,

而專業的店又遠又貴, 可是女王又要洗出來看.

我前面所說的網站你們大家可以試一試, 1200張免費.

(每個月免費給你100張4X6和50張5X7, 連續給8個月)

它叫做藝術牛 (artscow) 是曾經有一期POP PHOTOGRAPHY 介紹的.

因此就估且一試, 目前非常滿意, 而且已洗了3 個1200張免費.

其實SHIPPING要錢 (從香港到美國),

因此我一平均下來大概每張NTD$4.00 (4X6和5X7).

香港寄到台灣或日本應該會更便宜吧.

你們可以試試看, 如果第一批不滿意, 大概也沒有虧太多.

另外可以從它的網站的軟體逐一修改相片.

不是打廣告, 小弟和他們沒有關係哦, 呷厚倒相報!






ching43202 wrote:
如上面ROACHC大大所說, 縮圖後會讓畫質(細節)看起來比較好.


錯,縮圖只是改善了雜訊的問題,所以感覺畫質好了,但細節是不能縮出來的
Anakin Skywalker wrote:
如果你有畫過水彩畫,你就可以明白這種現象了.
所以只有拍照只在螢幕上看的人才會一天到晚在那裡自找麻煩的嫌什麼雜訊太多.
這也是數位和類比最大的不同,等你把照片輸出後,就等於類比化了.

不好意思,個人的認知是目前相館輸出機台應該都已經數位化了。傳統放相的光學機台,現在應該很少人(沒什麼人)在使用。
早在底片時代,FDI數位機台比數位相機更早切入市場。那時送底片放相,還要問店家是不是數位機台 (傳統機台放相的效果比較自然)。

ching43202 wrote:
故事是這樣的:我是O...(恕刪)



其實應該問

除了藝術者或是婚禮人

有人有在洗的嗎

台灣攝影...根本呵呵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