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ao wrote:
某些人的領域性似乎有...(恕刪)
大大所言甚是,
不過,小弟想原文的意思應該是指如果真的認為自己是在從事"攝影藝術創作",
就應該瞭解攝影的真諦應該是靈魂排在硬體的前面,
而非一昧的追求無止境的高檔硬體。
而不是要大家都要搞的像攝影大師才能照相才是的意思~
樓主所推薦的連結有另一篇有關攝影師的七種層級,
裡面也讚賞其實很多業餘攝影愛好者也會有很創意的精湛作品,
我想原因正也是因為雖然不見得懂一大堆攝影專業知識,
也沒有一堆高檔器材,
但是用"心"去看世界,用傻瓜也能拍出令人讚嘆的作品阿~
所以我覺得其實是心要正確~
我也非常欣賞很多拿傻瓜記錄生活的人~很多作品未必有高深的技巧,
但確很能感動人~
我想,原文的意義我覺得就像星爺在食神中的經典台詞所說的~
"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食神"
這句話想必不是指人人技術都像食神,而是有心的話,作品都能感動人
換句話說~只要有心~人人都是有靈魂的攝影家
但如果外拍只是希望別人注意我手中的"砲"的話..........................呵呵....
不就是玩玩具嗎,經濟能力許可的,就買貴一點的玩具,財力沒哪麼雄厚的,就買便宜一點的玩具,吃飯有困難的,還是想辦法多賺點比較實在,這個就是現實,沒啥好爭的。
我也不諱言我敗的設備都是為了拍妹,學修圖也是為了讓拍出來的妹更亮麗順眼,至於什麼才是真實,那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我不是要實現什麼理想抱負,也沒想去比賽拿金牌,拍照的動機很單純,拍美女會讓我覺得恨愉快,附加價值是要拍照就必須走出家門,這可以避免我放假時在家裡腐爛掉,也可以多認識一些同好,有不少好友就是在外拍活動中結識,這樣對我來說就已經很足夠了。
其實我想說的是...
我沒有心,也不想當食神...
重要的是鏡頭前面的那顆腦袋...
開頭就問我有什麼鏡頭可以借用....
我說.只有Sigma 50mm AF F2.8 macro 及Simga 70-300mm AF 4-5.6二支可以接上...
馬上就回了我一句, 光圈F2.8 是不夠大的...

又提到那支鏡頭說散景好、大三元中的那支可以先買、光圈要F2.8以上才夠大.....

當然,現場也是問了句.「你要拍什麼?」「目前已經有什麼鏡頭了」
敗家是一定要支持的

只會讓鏡頭數成長很快、包包換的勤、防潮箱容量變小, 但是卻每顆鏡頭的特性都掌握不好,
鏡頭都有自已的個性,不瞭解它,也無法發揮100%的實力。
後來我是希望他先玩熟手邊的那支KIT鏡及50mmF2.8

敗大三元、大兀圈,再說~

入口網頁那張玉照中使用的大炮也不是隨便什麼人用得起的。(相片還故意放反了)。
看看這位仁兄琳瑯滿目的器材測試報告,可都是頂尖的玩意哩!(連最新的Fuji S5 pro 都早已上手玩開了。)
頭兩篇Ken Rockwell 的大作(譯文),應該是告訴讀者,「即使你的器材跟我一樣好,未必會拍得比我好!」
相較於135 SLR,Digital SLR 本來就不是便宜的玩意兒。有什麼預算就玩什麼器材不就結了?
不懂音樂的人,換對數萬元的高檔喇叭線也許效果有限,但對懂音樂的來說,音質的一點提升,真可感動莫名!
若是咱節衣縮食買個好點的攝影器材來用,或許就是買個提升攝影作品水準的機會也未嘗可知。
若是因此拍出來的作品真有長進,豈不比買器材時的喜悅更欣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