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DC 快門的結構: 快門只有一層,還是有兩層?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更明顯的差異是拍電扇
三葉的電扇,用電子快門拍會讓原本賓士形狀的葉片稍微歪曲

所以Nikon V1保留了機械快門來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又強調電子快門的好處還是多多


這部分似乎不太對, 至少, 一般DSLR只要超過同步速度, 都會有歪斜的可能, 只要被攝物相對的夠快,
http://mong0520.blogspot.tw/2010/02/nikon-auto-fp-high-speed-sync.html
可以參考"Lartigue Effect", 所以解決的方式是大多是以追焦來達成, 這部分有錯的話, 請各位大大多多指教

另外, 現在感光元大多是CMOS, 屬Rolling Shutter, 如果是以前的CCD, 屬Global Shutter, 用Global shutter的純電子快門廉, 就不會有被攝物移動時歪斜的問題

電子快門在連拍與靜音上有優勢, NEX 5N即採用了電子前廉快門(早期Nikon DSLR似乎也有? 不是很確定), 之後Panasonic G5也用了類似的設計, 不過電子快門目前最大的缺點還是在"高光溢出"與同步速度仍追不上機械快門(電子快門極限約1/2000)

crazydiamond wrote:
這部分似乎不太對, ...(恕刪)


不過NIKON 1反而用電子快門來創造更高速的快門

看看V1的討論,也只簡單的說明:
要速度用電子快門
要畫質用機械快門
昨天看到的 給您參考
[教學]實體機械快門與電子快門的差異及作用方式
http://tw.myblog.yahoo.com/jeshiwode2000-bololgo2000/article?mid=571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不過NIKON 1反而用電子快門來創造更高速的快門


謝謝夢大的資訊, 在下去查了一下, Nikon 1的電子快門居然可以達到1/16000, 實在是令人驚訝

中午花了一點時間查看看為何V1 J1可以達到這樣的速度, 卻還是不知其所以然, 不知有沒有網兄知道其中奧妙? 不然, NEX, M4/3理論上加入電子式快門, 應該也可達到這樣的速度才是(小弟知道CMOS製造商各有不同)


bluesky516 wrote:
[教學]實體機械快門與電子快門的差異及作用方式


這篇在下也拜讀過, 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商品的推陳出新, 其內容有需要作一些修正, 像一般印象中, SLR極短的快門遲滯, 大家都認為該歸功於機械式快門(相較於當時一般的DC, 因為Live view的使用), 可是這點在MILC上卻恰恰相反, NEX-5N的電子前廉快門, 把MILC上的快門遲滯時間提升到了另一個境界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