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努力半世紀 台灣第一個攝影系成立


gogobail wrote:
但是還不如去視丘、因為至少視丘出來的也算一等一的


我的見解剛好相反

第一個是學費,視丘半年的費用夠你念二年學制
第二個是視丘走的是裙帶關係,靠已經在業界的學長幫忙進入職場
來達成所謂的保證就業,但是藝術圈內不可能靠裙帶關係
作品不夠好,就不可能獲得藝廊/美術館典藏

所以還是要看你自己的走向,學制跟補習,都可以讓你獲得東西
但結果是不一樣的
感覺上花四年....讀大學學攝影,不知道師資是從哪招聘來的!!!

而且4年,一學期算五萬好了.....4*2*5.....至少40~50萬學攝影技術

真得之後要出國深造,學院等級的學歷,國外不知道還會不會承認的說

不是很划算,情願高中畢業去當攝助從實務面慢慢磨練功夫比較實在點!
stevennash1 wrote:
感覺上花四年.......(恕刪)


可能不只喔!就跟讀資工或資管一樣,一定要有自己的電腦,

攝影系不用有自己的單眼嗎?入門機+kit還好,

我怕到最後會變成同學之間的裝備競賽,互相毒來毒去,

到最後每個同學都拿FF+三大元,這不只有幾十萬就可以解決。

Cross Lou wrote:
可能不只喔!就跟讀資工或資管一樣,一定要有自己的電腦,

攝影系不用有自己的單眼嗎?入門機+kit還好,

我怕到最後會變成同學之間的裝備競賽,互相毒來毒去,

到最後每個同學都拿FF+三大元,這不只有幾十萬就可以解決。


想太多....
攝影入門會從底片與暗房入手,上到大型相機操作,數位不會是唯一解
而且暗房洗照片與大圖輸出才是交作業的重點,相機有就好,學校也有得借
師資很重要 希望台灣第一個攝影專門系所可以好好培養台灣的人材阿...

身在台灣要搞創作這些除了大環境不夠好

最讓人灰心的我覺得是家人也不支持吧...

雖說未來出路也許艱辛但是如果真的能爬到頂端也能有一番成就

但是很多五六年級的家長 還是覺得讀理工 資工 資管 法律 醫學 這些"好科系"

才是有"錢"途讓家人有面子

很多有天份的人才就是這樣被 埋沒掉的

Cross Lou wrote:
可能不只喔!就跟讀資...(恕刪)

超悲哀 去翻翻像論攝影這種書

你就會知道 攝影不是只在看器材

器材只是創作的工具
攝影是一門學問.有開始重視這樣冷門的學科總是好事一件.師資應該不用太煩惱.國內專業師資是大有人在.若學校有錢教育部肯補助這扎根動作.禮聘部份國外專業師資或客座教授來台灣開workshop.都是另一種可行的辦法.學校敢創辦此系所.就不必太憂慮師資.

攝影與影像,也許是一種您我都掛掉之後.還存在的產物. 俗話說教育是百年大計.一種向下扎根.傳承動作.請用樂觀心態看待這樣的專業系所成立.也許不是短期內可以看到成效.但至少開始起步是好事一件.

拿台灣第一所第一屆攝影系畢業證書.應該也是很熱門與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有志學子.真的可參考!






infoto wrote:
但是藝術圈內不可能靠裙帶關係


可見這之流的都不是藝術圈內的.
王古山、張照堂、張照煥、黃丁盛、楊雅婷、葉裁、劉燕南

infoto wrote:
想太多....
攝影入門會從底片與暗房入手,上到大型相機操作,數位不會是唯一解
而且暗房洗照片與大圖輸出才是交作業的重點,相機有就好,學校也有得借...(恕刪)


沒錯,光是最一開始自己製作針孔相機到沖底,這階段就很有的玩了

只是怎麼只看到大家都在“攝影”上面打轉
所以想到的師資名單都是“攝影人”?
甚至小朋友說寧可去當攝助?
大家似乎都忘了,任何藝術相關技藝,美學基礎養成是很重要的階段
即便是“攝影系”,也會需要很多美學相關的師資
或許更包含了色彩、裝置藝術、空間慨念等等

沒錯職場可以讓你學的很快,但是主要都只是“技術”面
自己本身是3D動畫、2D特效師
以前在公司當主管的時候
寧可找沒有“技術”的美術相關科系畢業的白紙
也絕對不用技術超高的卻沒有美感的補習班高才生...

所以如果該科系只知道找所謂的“攝影圈”專業人士
那真的可以不用去了,真的去當攝助比較實在...

噱頭而已啦~~

世新系所裡早就有這個攝影組了了, 只是成為一個系,影響有這麼大嗎?

相關課程,師資, 建教合作等十年前早就有了, 但台灣商攝水平還是有待加強,

雖然台灣市場小, 但還是希望企業主們少用國際公版通用稿,

多多發案給台灣攝影師同業才是良性循環呀...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