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lost wrote:攝影後製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宰狼送』的,你並不能因為一個女生化妝的更漂亮了而說這不是她吧?...(恕刪) +1樓主講的好沉痛,有種勸世濟世的感傷....我真的想不通,不過就調了張照片,我是礙到誰了??
arno wrote:看著版上攝影同好發表的照片拍的好美,好漂亮,但拜科技所賜及數位相機之普遍,有許多是屬後製或加工作品,當然並非指後製作不好或不該,而是若是拍風景或人文等記錄盡量以原貌相呈現保存,因為攝影也是種時空記錄,若任意去更改原色澤或加工,雖然是讓照片看起來很生動有色彩,但卻喪失其意而失真。發此文並非對後製有議,而是思索這些記錄不管是對自我或他人在若干年後是否有其"價值"???....也許這是狗(指我)吠火車,但身為攝影愛好者不得不提醒自己,為後人留些真實的年代記錄...(恕刪) 做愛非得用傳教士體位嗎???相當無聊的呼籲~~~真的太閒可以去扶老婆婆過馬路
同一個鏡頭,相機色溫不同拍出來的感覺就差非常多。若肉眼看到才是真實嗎??這張是清境大白天這張是清境晚上都無後製,但與我現場看到的完全不一樣。其實只要不要把圓的改成方的,其實後制並沒有不好,而且都是創作。
但卻喪失其意而失真???那魚抓來應該生吃不可以也不要煮熟 更不用說加香料了拍照通常就只是拍照 別給自己太多限制了只要是能感動人 或感動自己的照片後製不後製有差嗎?就像技術爛的我拿D700不會因為拿了D4就突然變大師一樣 XD重點在後製嗎?
樓主不用太介意台灣本來就是不重視攝影的功能與影像歷史的國家.建國百年,台灣官方只能拿出從舊書籍內翻拷貝影像濫竽充數的影像史而這個影像出版物還只能從對日抗戰開始寫起.就可以知道.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可留給後世觀看的必要.所以有無後製與否.影像是否真實.這個真是過度的擔憂.JOHN THOMSON - 高美館
arno wrote:看著版上攝影同好發表...(恕刪) 去看看一些藝術家的網頁吧,去看看一些藝廊的展出吧,去看看攝影學的書籍吧,去誠品看看一些攝影作品集吧,去瞭解攝影史的發展吧,你就會明瞭,沒有狗,也沒有火車,只是你看太少,又想太多罷了。子曰「思而不學則殆」,這樣是很可惜的事,難為你這麼願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