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畫質好壞與片幅大小無關


leon44 wrote:
在同樣感光原理及電腦...是因為畫面外圍畫質的下降。輕微的像差及暗角能襯托出主題
(恕刪)


意思是說全片幅鏡頭比較爛, 所以外圍畫質會下降反而稱托主題?
依此推論APS-C不會?
yansson wrote:
100%檢視畫質一樣...(恕刪)


唉~yansson大一句話就把樓主的想法給推翻了, 厲害呀!

如果用同樣的密度PPI(Pixel Per Inch), 全片幅面積較大, 當FF與APS-C的照片同時100%在電腦螢幕上看, 此時螢幕上的DPI(Dot Per Inch)全片幅比較密, 當然也要電腦螢幕解析度夠高

如果用相同的總畫素(Total Pixel), FF與APS-C同時100%在螢幕上看, 此時螢幕上的DPI(Dot Per Inch)相等. 但是APS-C面積較小PPI較高,FF的PPI較低, 全片幅感光度較好, 雜訊低, 對鏡頭條數要求低(LPI=Line Per Inch), 全片福此時有光學的優勢

我怎麼算都是FF比APS-C好, 可惜我只買的起APS-C, 等有錢再換FF的
越小的片幅可以透過更好的半導體技術, 更好的鏡頭解析度來做出與全片幅相同的畫質. 可是別忘了全片幅也能採用相同的技術, 此時全片幅用空間換取的光學物理特性, 就是高一檔次


拜託 別鬧了 片幅對畫質的影響是最關鍵的 甚至比鏡頭還要大得多 數位底片皆然

中幅鏡精密度的要求反而較低 但得到的細節就是比較多 69 67 中幅的平價鏡

細節還是可以勝過135的奶鏡蔡鏡許多
畫質好壞與片幅有一定關係

片幅越大 不只畫質越好,ISO表現越佳

*重點是 片幅越大的相機 畫質的立體感,現場感,層次感越加豐富,有如蒞臨現場*

但小篇幅相機雖然畫質也可以很好 但是卻嚴重缺乏 立體感,現場感,層次感。畫面較平面


曾使用過 D70 D50 450D 5D2 D7000 GF1 GH2 GX1 G1X XZ-1 S95 NEX-5N 等經驗



leon44 wrote:
在同樣感光原理及電腦的科技的前提之下

使用同樣的鏡頭與設定

畫質的好壞與片幅大小無關

而與畫素密度有關

一塊aps-c大小的cmos不會因為只大了一圈變成FF而在畫質上有所變化

而是因為目前除了d800以外的35mm全幅機身畫素密度都比當代的aps-c或m4/3低上許多

那既然同樣畫素密度畫質一樣,那為何高畫素的中片幅畫質更好?

是因為通常中片幅數位機背沒有低通濾鏡,並且中片幅的鏡頭素質也比較高

那為何怎麼比較都是全片幅拍出來的比較有感覺?

是因為畫面外圍畫質的下降。輕微的像差及暗角能襯托出主題。


明明在內文是問號
標題為何要打肯定句??

我倒覺得解析度是真的差距比較小
不過多拍幾張下來,雜訊和色彩可能會比較有感。

leon44 wrote:
在同樣感光原理及電腦...(恕刪)


所以說 依照版主的邏輯
手機的感光元件,相同解析度所拍出來的畫質,一定不會輸給全幅機嘍!
01站務您好,我的文章時常違反以下討論區規則:文不對題,故意離題及語意不明,不理性的態度將事情原委說明清楚,蓄意攻訐,挑起戰火等挑釁行為的內容。歡迎移到資源回收
不要說數位, 連傳統底片機,120跟135照出來的用鼻孔看都會覺得差很多, 120的立體感超強的.
所以說, 畫素當然越多越好, 但片幅才是主宰.
片幅大小與畫質無關的話,黑暗騎士就用不著拿IMAX攝影機拍了

rau0521 wrote:
所以說 依照版主的邏...(恕刪)


不不不,他的意思是:「相同的畫素密度之下,手機與全片幅的畫質一樣。」



但後面都是鬼話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