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天空兄弟"測光法

小弟是這本書的譯者。

翻譯的不太好,請大家見諒。

關於這段天空兄弟,翻譯時也著實不曉得該怎麼寫,因作者原文的風格真的太強了,

不直譯小弟也不曉得該怎麼處理了。

現要出門工作,晚點回來在貼上原文給各位先進指正。

bosy wrote:
小弟是這本書的譯者。...(恕刪)


兄弟, 不要太在意

以前偶然看到那幾句中譯文讓我對曝光有全新的領悟,
跟樓上幾位的見解一樣,
如果拍攝題材要表現光亮氣氛當然要測稍暗的地方,
表現昏暗的題材要測稍亮的地方
bosy wrote:
關於這段天空兄弟,翻譯時也著實不曉得該怎麼寫,因作者原文的風格真的太強了,

不直譯小弟也不曉得該怎麼處理了


哈哈

本書的前面部分譯的還可以,但看到這段後,真的看不下去了。

看你都把原文給po出來,就知你也投降了。


沒錯,本書的原作,很喜歡用擬人+ 譬喻的方法來說明,但用的太多了。


多到覺得畫蛇添足。


不過還是感謝您的付出!


平安、健康最重要

Ora\'s Papa wrote:
最近發現自己對於一張照片中,應該以何者為曝光基準這件事越來越搞不清楚

如果想更進一步瞭解的話,最好研究一下 zone system 。


Ora\'s Papa wrote:
所以又重新翻了"曝光聖經"這本書
作者提到了"天空兄弟"測光法
好像只要是風景照,你都可以用天空當曝光基準,不管當時的天氣如何都沒關係

可是我在真的照作時,卻常常遇到曝光不足的問題(天空太亮了)

我看的是這本的簡體字翻譯版,你用的是哪種測光模式?
這裡的方法最好是搭配點測光來使用,而且「不要測到白雲的部分」,只能測藍天。

想要精準地測光,「點測 + zone system」是你的好朋友。

Ora's Papa wrote:
最近發現自己對於一張...(恕刪)



要記得呼叫:"天空兄弟"是重點吧...
www.Anakin.TW
gcelove613 wrote:
反差超過相機動態範圍的場景...如果只靠光圈.快門.ISO的調整來拍攝....要嘛亮部爆掉...要嘛暗部黑掉...跟怎麼測光一點關係都沒有


其實以現在DSLR的動態範圍表現. 以RAW拍攝後處理流程
動態範圍至少有6EV或以上
6EV只要測光做得準確. 一般晨昏要連地面暗部都有細節是ok的

其實一般而言. 明暗差距能超過6EV的場景也不多了
我也還在摸索點測。手邊鈴木一雄的曝光的奧祕一書中(p.94),天空是得加0到1.3格的曝光補償的。他提到當偏光效果很強的時候,不太需要補償。但當偏光效果弱的時候,需要補償。我還沒有實際試試偏光片效果是不是真的和曝光補償有這樣的關係。有人驗證過嗎?
http://www.flickr.com/photos/alibudavid/

nikon005 wrote:
我也還在摸索點測。手...(恕刪)


關於偏光片的補償 , 以LCD所用的偏光片來說
因為一個偏光片就會濾掉一半的光
所以理想的偏光片透光率是50%
但是現實狀況下的最高透光率只有40幾趴
所以補光1又1/3級(或以上)或許比較可以得到和原來相同的亮度

martin0215 wrote:
如果想更進一步瞭解的...(恕刪)


聽了大家的說法,如果我用點測光測量畫面中最亮和最暗的地方
然後調整EV值把測光基準定為兩者間的中間值
這樣可以得到比較"中規中矩"的結果?
我沒說清楚。天空的偏光是否強烈可以由偏光片效果強不強烈這個辦法來判斷。如果偏光片怎麼轉都差不多,那麼偏光不明顯。如果轉一轉偏光片,亮暗就有差,則偏光明顯。偏光鏡只是用來判斷偏光是否明顯。實際拍攝的時候並沒有加上偏光鏡。

依我的理解,鈴木一雄指出,當天空偏光明顯的時候,測天空不需要補償。而當天空偏光不明顯時,依照天空測光,還需要補償一些,甚至會需要補償到1.3格。

如果拍攝的時候也加上了偏光鏡,當然還如您說的需要再加上偏光片的補償。


Ora's Papa wrote:
關於偏光片的補償 ,...(恕刪)
http://www.flickr.com/photos/alibudavid/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