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拍人像的問題請教各位前輩~

kao84562 wrote:
那請問一下這個老外 ...(恕刪)



我的攝影老師跟我說:「至少五年不準拿閃燈。與其亂閃,不如省錢學採光。」
為了避免我的攝影老師被干擾,我也不好意思講出他的大名。
畢竟01是有名的砲壇。
很多錯誤的被捧,正確的被砲,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

這社會無名小卒說的話,就算是真的也會被當放屁。所以不好意思,只好轉貼許毅老師的文章了。
不過八成我還是會被砲死,所以不回應了。

關於壓光,我轉載許毅老師的文章。

-------------------------------------------------------------------------------------------

最近攝影網站上又多了一個新的名詞-"壓光".且不論它出自何處?很多攝影的朋友對它很好奇.

究竟何謂"壓光"?為何要用"壓光"?何時該用"壓光"?如何用呢?

所謂"壓光".其實攝影學理上並無此名稱.應該是某位攝影的朋友自創的名詞.看到網路上對它討論

的內容來看.最接近的學理基礎應該是指"逆光下的補光".大概有人就以"壓光"簡稱吧!



近來頗流行用廣角或小廣角鏡頭拍攝人像.尤其很多人喜歡在海邊或草地...等場景.以小廣角仰角

拍攝.並希望結合風景於其中.如夕陽雲層之類的畫面.如此一來形成亮暗反差極大的大逆光. 若不

想拍成剪影.勢必要在處於暗部之下的人物主體給予適量的補光.以讓二者之間亮暗的差距在寬容

度之內.得到一禎夕陽餘暉下.雲層色彩豐富.醉人且漂亮美眉笑顏逐開.賞心悅目的人像照片.



很多人都想知道.如何拍出這樣的照片?其實並不難.關鍵在於亮暗之間的控制.就如前面所言.曝光

基準若是落在很亮的雲層上.前面的人物需要多少亮度的補光.才不會讓人物曝光不足.更讓背景與

人物都能做最好的表現.

在程度上的差異.應該會有幾種不同的表現方式:

1.背景若亮於人物一格半.而曝光基準落在背景的最亮處.得到的畫面還是會有逆光的感覺.

雲層細節盡出.但人物會有稍暗的感覺.細節並不會因此而喪失.還不失為一張氣氛頗佳的作品.

若曝光落在雲層的較暗處.那麼雲層最亮處也許會有些許over.但人物可得適切的曝光.

2.背景若與人物的亮度相同.則二者之間所有細節會來的較為協調.至於曝光基準點落在何處.端看

您的作品所要表現的重點為何?須特別注意的是.這樣的處理方式會不會讓您的作品調性顯得比

較平淡.完全要看畫面中取材成功與否.

3.人物亮於背景一格或更多(所謂壓光用的大多是這種條件).這樣的方式大多以人物的曝光為基準

點.得到的畫面是人物有適切的曝光.背景會比真實的現場來的暗.讓雲層昏黃或紅的色調及細節

展露無遺.這也許是"壓光"這種拍法的迷人之處.有人就喜歡把白天拍成像晚上.WHY NOT! 自己

的作品愛怎麼拍都行.

至於補光的器材.不管是機頂閃燈或攜帶型外拍閃燈均可.幾年前甚至有婚紗攝影師用釣魚用手燈

來補光.也有另一種效果.不管運用何種燈具補光.筆者從網路上看到的類似作品中.有幾項建議.



大部分影友似乎只注意到光比的問題.而忽略了相當重要的"光的方向"和"光質"所帶來的影響.自然

光採光理論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太陽只有一個" 研讀過攝影學理採光的人大概都知道這個原理.

這並不是說非得遵循這個法則不可.而是攝影採光長久以來.都希望善加利用老天爺給我們的最好

的光.就連攝影上的人造光都是模仿自然光而設計.目的在於"讓照片渾然天成.看起來自然不突兀"

所以.如果您想拍"壓光"這種技法.又不希望得到生硬光線.不符合大自然光源現象的照片.不妨試著

考慮以下問題.

 

太陽是大自然最亮.光質最硬而且是唯一的光源.所有物體都受它照射而產生反射.就連大氣層.雲層

也無法例外.所以才會形成很多專業人像攝影師都喜歡採用的光源-"天光 ".光線經過越多次的反射

光質越柔.放眼所及你的眼睛看到的所有景物都有此特性.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你並不會有特別的

感受.除非你受過這方面訓練或習慣有事沒事觀察光線.否則很難察覺其中差異.



這一類照片很明顯太陽在人物後方.若從人物正前方有一個光質硬且來的方向不像是自然界的反射

光.這就是讓人感覺突兀的原因了.解決之道就是盡量模仿"天光"造成的效果.補光的方向盡量由上

而下.並且適度柔化光質.多做幾次測試.尋求最佳方式.應該不難得到滿意的照片.在把用以前的方

法拍的作品兩相比較.哪一個是你喜歡的就盡情去發揮吧!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某些開班敎授攝影課程的團體或個人.開了這麼一堂叫"壓光"的課.收費一千多

塊.這並非錢的問題.而是他所謂的"壓光"只是一種技法.這樣就可以開一堂課來收費.那你應該想想

他還能有多少東西可以敎你.不過有人要敎.有人想學.兩相情願.外人不必多事.筆者祇是感嘆有多

少曾經充滿熱情的攝影青年.上過這樣的課後.恐怕從此對攝影課程望之卻步了!

 

有心想學採光的朋友.應當注意.採光是一門大學問.並非某些人想的如此簡單.寧願多花一點錢.選

擇敎授整個採光的課程.而不要花錢只為學習一種可有可無的技法.相信我以上的發表不敢說對大

家有多大幫助.免費的課程最起碼讓您不必花冤望錢.而且保證學的比"壓光"那一堂課多的多喔!

 

誠懇呼籲:別再花錢上"壓光"那一堂課啦!

許毅攝影藝廊--攝影電子雜誌春季號


-----------------------------------------------------------------------------------

「科班」出身的攝影師,指的是有經過正統攝影學院學習的攝影師。
許毅老師是美國科班出身的,我的老師是香港攝影學院,還有個王傳老師也是美國科班。
這類型老師,絕對不會講出「壓光」兩個字給人笑的。

順便回覆上面某位仁兄,不是外國的屁比較香。
而是台灣至今,根本沒有攝影學系。
只要有人捧,膽子大,拿起相機,嚴然就是攝影大師,攝影老師。
問題是:真的有一定水準嗎?這要打大問號的。


就這樣吧!
至於大家愛把光線壓著拍,那就壓著拍。
信者恆信,不信者也是不信。
不是這樣嗎?

祝萬事如意。

老納認為樓主所說的空氣感,就算是科班也沒在教這名詞吧?!
行內行外? 內行外行? 3F的說法,可以回覆說這是業餘說法,可以再寫多點討論,就是不用措辭強烈吧?!


回歸樓主討論,空氣感是後來延伸出來的名辭,老納認為那是一種觀看照片的感覺,再具體剖析這一份感覺,
老納覺得技法成份含量低,但是抓構圖跟時間點技術極高。
效果是看照片會讓你聯想前因後果,讓觀看人有想像力! 空氣就此凍結在你正所觀看的照片。
此為老納所認知的空氣感。

範例是歐巴馬的生活官邸紀錄:
http://www.flickr.com/photos/whitehouse/
藤原豆腐店 wrote:
買支有FP功能的外閃...(恕刪)


原來....有高速同步這種東西...我LAG太大了...

SniperX wrote:
用 FP 模式,在高於同步快門的速度下補光...(恕刪)



原來....有高速同步這種東西...我LAG太大了...


小葉叔叔 wrote:
如果要讓人物跟背景有明顯的光...(恕刪)


其實不用太強的光就可以有光差,距離近一點~應該會夠
感謝提醒ND品質問題,看來ND數不能用太高~要不然會失去畫質
下次會嘗試看看CPL^^

Jd * wrote:
ND鏡可,不過我比較偏好買可支援高速快...(恕刪)


感謝~得知訊息之後目前正在存錢~
一萬多不大便宜XDD

野貓的天空 wrote:
可惜沒有FP用...(恕刪)


ND數別太高基本上都是沒有問題的,畢竟要使用到ND時就已經算是強光了~

胖獅 wrote:
樓主真正的問...(恕刪)


PF真的是必須要入手了~!!




各位大大息怒息怒~每個人的說法不同,能拍出好照片就是好方法
拍照真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
感謝各位大大在這邊替小弟解說
讓我又學到了更多的東西~謝謝~!!
go10068 wrote:
原來....有高速同步這種東西...我LAG太大了

SB-800 在 2003 年推出時,
就已經有支援 FP 功能囉!

SB-800 說明書 P60:


我知道 D80 等級以上機身都有支援 FP 功能:

野貓的天空 wrote:
借個串問一下
我一直很好奇掛了ND8或ND400後
還有沒有辦法AF??觀景窗看出去都很暗嗎??

我也是有需求在大太陽下開大光圈跟離機閃
可惜沒有FP用



小弟剛好有片ND106(減6格),主要是用來拍溪流,有時太陽太大,也可以拿來玩玩

裝上去後,真的很暗,大太陽底下還看的清楚

若是在溪谷中拍溪流(照不到太陽的地方),真的是很黑,不容易對到焦

不過我覺的,現在的相機真的很神奇,我原本想說對不太到焦

那就把LIVEVIEW打開吧,至少放大看,對的清楚一點

沒想到打開LIVEVIEW之後,整個畫面突然變亮了,跟用觀景窗看出去

亮度是完全不同的,再加上放大看,更是清楚,很輕易就對到焦了

給你參考一下囉


附上那一次拍的照片,使用機身為D300s,鏡頭是16-85VR

最遠端85MM拍攝,光圈F11,快門10秒,機身JPG直出,沒有再調過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