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ud0718 wrote:
非得要使用這種消費弱勢族群的方式,才能夠拍出所謂感人的照片嗎?我從不相信一個既得利益者對中下階層的同情與施捨.
在批評現代年輕人過太爽的同時,這類人常常過著真正布爾喬亞式的生活,卻反過來戳破中產階級生活的泡泡,說來其實有點偽善.缺乏對現代年輕人的理解與認識,是他會做出這類判斷的主因.很多已經在工作的年輕人,趁著難得的假日偷閒喝喝下午茶,經營一下自己的生活品味,滿足一下自己對布爾喬亞的幻想,這類行為一直都無可厚非.更甚之,鮮明地凸顯出在惡性競爭的社會底下,現代年輕人幾乎沒有甚麼多餘的選擇.連這麼一點點卑微的幻想都要被戳破,還灌上"過太爽",說明了他完全是一個完全不用顧慮物質生活層面的人.
說到底,真正身處優渥環境的人,追求刺激與能夠憾動他們冰冷靈魂的感動.勞瘁於生活的人,追求的只是平實安逸的生活.
真正"過太爽"的人,到底是誰呢?
+1你寫的非常好
力求擺脫「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攝影
認為自己的攝影或某種攝影才是更高層次的
到底是誰過太爽呢?
我的部落格,歡迎來坐坐:blog.yam.com/weatherman
freud0718 wrote:
非得要使用這種消費弱勢族群的方式,才能夠拍出所謂感人的照片嗎?我從不相信一個既得利益者對中下階層的同情與施捨.
在批評現代年輕人過太爽的同時,這類人常常過著真正布爾喬亞式的生活,卻反過來戳破中產階級生活的泡泡,說來其實有點偽善.缺乏對現代年輕人的理解與認識,是他會做出這類判斷的主因.很多已經在工作的年輕人,趁著難得的假日偷閒喝喝下午茶,經營一下自己的生活品味,滿足一下自己對布爾喬亞的幻想,這類行為一直都無可厚非.更甚之,鮮明地凸顯出在惡性競爭的社會底下,現代年輕人幾乎沒有甚麼多餘的選擇.連這麼一點點卑微的幻想都要被戳破,還灌上"過太爽",說明了他完全是一個完全不用顧慮物質生活層面的人.
說到底,真正身處優渥環境的人,追求刺激與能夠憾動他們冰冷靈魂的感動.勞瘁於生活的人,追求的只是平實安逸的生活.
真正"過太爽"的人,到底是誰呢?
你所說的「消費弱勢族群」應該只的是其他爭議性照片吧?
例如拿長鏡頭拍攝非洲難民、火災下被燒焦的屍體、
西藏硬拍那些不想被拍的藏族女孩...
這些問題基本上幾十年前被攝影評論者評到沒梗了,這裡我們就打住吧
不過我想你可能沒接觸過他的作品。所以稍為跟你提一下,
張雍拍攝的,幾乎都是人性關懷為出發點,當然早期也有少數的街頭速寫。
拍攝精神病院的人,是去跟他們做朋友,取得對方信任,甚至期待你,
陪病友們聊天,就像朋友一樣。最後拍攝「這些朋友」也只不過是buy the way
其他如拍攝A片工廠、遊樂公園的工人、或是近期農場小牛、技擊的拳擊手,
甚至在<<雙數>>
拍攝他的老婆、女兒,都不是在消費他們,而是「認真的與他們相處」
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個關鍵「了解他們」。
他不認為拍照事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每個人都會拍照啊!
你去跟他們認識、陪他們、了解他們、關心他們,比拿相機拍攝創作還重要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