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所謂的1/3級

不得不佩服發明這種用法的人 (1, 2, 4, 8, 15, 30, 60, 125, 250, 500, 1000)
簡明vs精確 取得很好的平衡 (轉盤標1024的話, 多醜啊)
更別提用純機械動作達到儘可能的精確....

請記得 當年快門段數就是這麼多, 不用怕繼續往上/往下太多 機械的誤差會狂增
更何況 底片在極長或極短,也會偏離線性(因為是化學變化,長短是指設計上的最佳反應時間區間)
所以去計較 1/1024 跟 1/1000 變得極端沒有意義

時代進步了...利用電子元件可以準確控制...撇開科學實驗攝影之類的要求
問題就回到我所說的[精確控制]對於[攝影內容]的意義
非常感謝各位先進的釋疑。
其實我也不是真的在乎1024和1000的差別。只是看到同一張照片中的exif中有兩種快門時間(1024 & 1000)而感到困惑。

不過exif裡也會出現1/99s(轉盤設定在1/100s) 1/197s(轉盤設定在1/200s)這種奇怪的數字,這又讓人搞不懂99, 197是怎麼來的??

還有光圈也是一樣,設定f4.5, f5.6, f7.1, f10結果exif寫f4.6, f5.7, f7.0, f9.9,我也是參不透其中的道理阿........

雖然不影響拍照,但是我還是非常好奇相機的運作原理,懇請各位先進再賜教,謝謝。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