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價值30萬蜻蜓曝光!榮登國家地理榜首 AND 國家地理雜誌自圓其說

我也想過若把鳥兒用雙面膠黏在樹枝上,用小DC也能拍出數羽毛的片子
同樣都能數羽毛,為何要多花那10W,20W..還有耐心,時間,體力.


有沒有黏我不確定,
不過有些時候花些時間觀察/了解,會比做手來的輕鬆

像之前有些追焦的照片一堆人說一定是後製過的,
對追焦稍有了解的人會覺得隨手拍個幾十張會比後製一張快的多

蜻蜓的腳那麼細,又要黏的沒破綻,我覺得這個比較難
剛才仔細的看了一下照片...

感覺蜻蜓的腳夾在樹枝上的動作有點怪異...

好像是用膠黏上去的...

用瞬間膠,或者完稿膠,應該都不容易被看出來...

感覺那隻蜻蜓像是被綁起來強暴般委屈

風清雲淡 wrote:
蜻蜓具有領域性,所以...(恕刪)

但是先前提出質疑的卻被砲亂七八糟
事後看來真是有趣
很少回這樣的文章⊙⊙


不過個人也覺得,細節讓我認為是“做”出來的畫面呈現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anandydy529 wrote:
但是先前提出質疑的卻被砲亂七八糟
事後看來真是有趣


其實網路就是這樣子,砲別人的人不一定拍過蜻蜓,
就算不用強力膠,把蟲放到低溫五分鐘後,再抓出來
他們就活動力整個下降,
愛怎麼拍就怎麼拍,這種做法完全沒有破綻~
但是對生物本身的傷害也是不好的~

但是想要拍好蜻蜓就去利用它們自身的領域性,
想拍同一隻蜻蜓在不同樹枝,或是相同樹枝,各種姿勢都不是問題,
花點耐心即可.
而下雨天卻不躲雨的蜻蜓只能說是自殺行為。

小弟也觀察拍攝不少蜻蜓,對於得獎者的質疑是來自本身的經驗談...

風清雲淡 wrote:
其實網路就是這樣子,...(恕刪)


我有一次拍蜻蜓,抓到後做了一個實驗,放進冰箱冷凍庫裡冰個10秒左右再抓出來,蜻蜓的身體這時還沒凍到完全僵硬,但就足夠我喬好蜻蜓姿勢拍個一分多鐘了.

但是這樣造假的經驗讓自己覺得很丟臉,所以從此以後再也不幹這種事,即使等再久,也要在野外拍到真實的照片.
第一張拍的很棒
但第二張跟第三張就變有人工的感覺了
路過~~~我承認目前的我拍不出這種照片~~~
只是覺得......
很遺憾......但似乎這也只是反應了許多在台灣拍攝生態的方式......
(無言)......之前的水鳥事件~~~現在的螢火蟲等等......又該說為什麼呢???
我是開心吉祥辣 :) https://m.facebook.com/TaraxacumBrick
如果這張蜻蜓玩水照 能逼出威力彩明牌
那這張照片 間接價值就上億了..

然後 突然間完全忘了有這張圖的記憶

"NGM攝影大獎"...阿...是啥~!..可以吃的嗎?

我這張就是純天然的 有昆蟲也有水 可惜沒得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