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爾斯桑 wrote:很好的文章,有啟發性且對現今社會也有些感慨.敝人有同感.
拿相機十多年,拿單眼...(恕刪)
麥爾斯桑 wrote:
拿相機十多年,拿單眼...(恕刪)
麥sir,
實在是一篇言之有物的好文章+1!先給個


現在的相機功能大多能拍出漂亮或像樣的照片!但漂亮的照片不等於好照片或值得珍藏的照片~
很多路人甲人手一機單眼,隨手拿起就拍;像拿DC在拍,或許只要拍得出景深、鮮艷的發色、畫質銳利就算得上是個單眼的玩家了!
最讓人受不了的就是:愛拿自己的得意照片作品來炮與自己意見相反的網友,不懂謙虛、不知學無止境、攝海無涯的攝影者;如何拍得出讓人感動的好照片?頂多就是膚淺的漂亮!
這是篇值得讓人醒思的文章!照片拍不好大多不是相機或鏡頭的問題,這些大品牌的相機製照商也應該更主動的教育客人與鼓勵客人持續學習;別只會功利的賣產品,任憑大部份一知半解的買家在外矇懂的拍!
最後結論仍是:一堆單眼相機仍然只拍得出一口好照片!成天只會在小惡魔掀口水戰.....

麥爾斯桑 wrote:
拿相機十多年,拿單眼...(恕刪)
一張照片,包括個人對眼前的空間,時間,情緒,情感的投射回饋,我們長久的教育,只有要求被動的接受,以及快速的利用,最後養成只要是所謂"主流流行",不管適不適合,就跟著制服一窩蜂盲從模仿~~最後搞俗了~搞low了就迅速拋棄,這些就是社會給我們的功利教育,是"因",反應台灣的時尚....媒體...新聞...建築...設計..等等亂象,是"果"~~甚至我們還認為那是某一種"創意"

我非常認同你的觀點,多年前意識到這個瓶頸,發現拍的照片不是和朋友雷同就是和網路上的相同,而且只有平面浮虛的美麗,卻無深刻而立體的感動,開始減少用眼睛拼命對焦的匆忙和拇指連按快門的急躁~~改用感官先去欣賞,去呼吸,去感受這個時空帶給我的體驗~~慢慢感受,慢慢咀嚼,而相片就是我對這個世界的情感體驗總結~~我也為了要拍攝某些主題前去深入相關知識~~如拍木雕,先去了解各種木雕雕法~~拍廟宇,先閱讀傳統建築的工法和各種宗教符號的意義~~這些不但會帶給我更深刻的觀察~~也開啟另一世界的窗~得到更多,台灣攝影三劍客之一"張才"大師認為"藝術當以真,善,美為原則,而真為首,善次中,美最末:若三者非取其一,寧捨美而存真",而"真"就是你對這個時空間的真實情感反饋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