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一看,以為這篇文是發在C家上其實,很多人都會推攻頂,但更多人少推,「不用攻頂吧!」拍以下照片我用的也不是最頂級的,還是蠻多人說的「入門」配備,nikon d90 + nikon 50mm f1.8 +「燈具」「善用器材」,這也包含了「要善用機身與鏡頭以外的東西」,都全面接觸了解後或許你會發現有比升級機身與鏡頭、攻頂級配備更重要的東西。而這東西,應該都會比「攻頂」便宜。
鄉野 wrote:相機是用來拍照的,...(恕刪) 這個倒是真的呢!小弟曾看過一個 Flickr 國外的攝影者,他把 550 拍出來的照片跟 5DII 真像@@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 FF 機拍攝出的風景照真的會感覺比較不一樣,不知怎說(比較立體?)我起初以為是 5DII 拍的,結果看了一些旁邊的資訊,居然跟我的機器一樣 =_=|| 真慚愧!果然技術差了人家一大截....從那次之後就更努力去研究和累積自己的經驗!
1系列會那麼貴,除了片幅外,還有耐用度。朋友的1D III曾經摔到殼(鋁鎂合金,不是塑膠,可見撞擊力之大)都凹了...撿起來,繼續拍,一切都正常。攝影這行多少都要在外面走跳,大大小小的碰撞都難免。不想機器稍微一碰就壞掉,就是要付出額外的代價。
jones691122 wrote:後來就不大喜歡和他聊關於攝影的東西,免得又被瞧不起!...(恕刪) 不跟他聊是正確的選擇,會瞧不起別人器材的,通常都只是膚淺的D咖,他眼裡只用器材分高低.很多國外得獎的攝影作品也不是用什麼高檔器材所拍攝,改天你就挑幾張自己滿意的照片用A4輸出列印,然後再拿去跟他討論,就說是5D2拍的....我認為你買550D是正確的,要是用了一陣子發現自己並不是那麼喜歡拍照,那你會很慶幸當初沒有花太多錢.要是真拍出興趣,了不起再多買幾個不同焦段的鏡頭囉APS-C片幅的相機也能拍出好照片,用135片幅機種(甚至是更大的645、45、66)拍出垃圾照片的也是一堆大片幅≠好照片,器材也只是輔助,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和方向,覺得不夠用的時候再升級即可
拍攝工作內容不一樣,專業需求也不一樣1D mark 4很貴,但不是全片幅,是APS-H,也只有1600萬畫素1D系列是設計給新聞工作者,或是需要解決各種拍攝環境問題的攝影者用的所以有"防塵防水滴堅固鎂合金機身""每秒 10 張高速連續拍攝""45 點區域對焦系統"如果是商業攝影師,又只在棚內拍照,用1D系列是浪費用5D2是錢花在刀口上的好選擇當然也是有1Ds這個兼具耐用機身和全片幅的機身系列,更貴而已
Dark Blue wrote:1系列會那麼貴,除了...(恕刪) 果然職業的攝影師不是這麼好當的!大筆的錢和耐心度等等都是無限投資!今天才看了一本書,關於鳥攝的書,作者提及自己在攝影路上的一些心得,能有今天的成功絕非偶然!重點是他很感恩家人並支持讓他這麼做,看到這真的覺得好窩心!NeoAlex1973 wrote:不跟他聊是正確的選擇...(恕刪) 小弟也是覺得精進自己的技術來的重要許多!或許等哪一天真的機器壞了,有累積了一些實力再來提升應該比較不會對不起機器!呵!
看到這就想到以前底片機皇曾經出過的廣告,內容大致是一台蒙皮已經面目全非的EOS-1,穿著沙漠迷彩的記者,全身偽裝趴在乾草中,訴說它有多強悍耐操!!!這個概念是來自LEICA...也是為什麼所有新聞記者除了N家外的唯一選擇,1系列以前除了快,就是耐操、耐摔,進化到數位後,除了保留強硬外,一直追著實現底片高畫素的腳步。所謂專業的機子,就是可以用來長期狂操的,並不是擺來看數字大小用的,如果要比數字大小,哈蘇HD就是王,應該沒太多人反對,問題是~~它正是"專業"用的啊!!P.S.為什麼會記得C家的廣告,正是因為看過以前聯合報記者朋友手上那台,操到比8,000元機子還爛的EOS-1n(真瞎!!),當時跟我說一台16萬...打死我都不信,反而同事手上的N家F6還比較像銘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