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就直接抽掉就好了啊為什麼要搖呢?例如一張構圖,對亮部,暗部 測光發現亮的地方 要曝三秒暗的地方要曝四秒, 就是差一秒所以我設定曝光四秒, 先用黑卡遮住亮部架好腳架,按下遙控器, 數了一秒, 快速移開黑卡這樣成功機率不是比較高嗎?也比較簡單啊...搖啊搖啊 , 有可能不小心搖過頭,遮住 暗部造成暗部 某一些地方 曝光不足...也有可能搖的時間不好計算...還要搖的速度...直接先算好時間, 快速抽離 不是比較簡單, 又容易計算,不是嗎?大家覺得這一種算好時間快速抽離的方式跟搖的方式,哪一種比較簡單,容易成功呢?我黑卡是剪一塊 滑鼠版重點是夠厚,能夠擋住光線就可以了
kenchen_1226 wrote:請問就直接抽掉就好了...(恕刪) 請問你有實際搖過或遮過黑卡嗎?如果沒有,改天可親自體驗一下,就知道搖與不搖的差別。以我的經驗,不搖或搖的太慢,畫面會出現一條很明顯的分界線,這也就是兩邊曝光時間不同,所以造成的黑卡殘影。即使曝光時間算的再精準,也很難避免這狀況產生。還有...黑卡要能遮住光線沒錯,但最好採用不反光的材質。
yameme wrote:請問你有實際搖過或遮...(恕刪) 以前有看過有人如何教拍煙火為了讓背景建築也能出現所以就教人用我剛剛說的方式後來想想,本來黑夜的時候...就是黑一片嗎,自然有用黑卡遮住的地方,也是黑的, 所以沒有你說的那一種"畫面會出現一條很明顯的分界線"還有幾次拍夜景時,嫌某個燈光太亮,稍微用黑卡遮住,讓他不麼亮所以我用黑卡,都是黑夜的時候 , 所以抽開黑卡,根本不會有"畫面會出現一條很明顯的分界線" , 因為本來就是黑的嗎...我沒有在黃昏時候用過黑卡拍風景那我瞭解了,搖黑卡用在 不是完全黑夜的時候為了避免 "畫面會出現一條很明顯的分界線"所以要搖黑卡
然後拍一張亮部正常曝光的照片就知道快門了.例如天空F22 1/2河面F22 2.5"由此可知亮部與暗部的時間差為2"而我們可以把光圈快門設成F22 2.5"來拍攝.那麼問題就來了,這樣拍攝下亮部必定過曝,因此我們就要用黑卡遮蔽上方2",也就是試拍時所得的時間差.如此就可得到亮部與暗部均衡的照片小弟也有點不太懂,版主所講的是不是要將黑卡停放在白色的區域裡 不斷的擺(抽)動2秒鍾呢?小弟最近也想入手dslr,現在先做一點功 課 ,請多多指教…
這就像底片成像的道理是一樣的吧?!當光線要進入鏡頭到達底片的時候,用黑卡擋住部分光線,這時部分的底片沒接收到光線,所以是黑色的沒有影像(所以要用黑色不會反光的物體).而當黑卡移除之後,被擋住部分接受到光線進入鏡頭到達底片,自然就會成像囉!!!這樣就可以達到我們所想要的目的了...
hsu4886 wrote:而搖的時候則在白色範...(恕刪) 受益匪淺,感謝樓主的分享!!請問"搖"的範圍是不是只有小範圍?主要怕有明顯的線曝在照片上? 若算到明暗間差2.5秒的曝光時間,樓主說明(天空)部份只要搖2秒, 剩0.5s曝光,搖的時後會有透光到上半部,此時曝光時間要如何取捨?小弟愚昧,望你解惑! thanks!
請問"搖"的範圍是不是只有小範圍?是呀,主要只是怕有明顯的線曝在照片上.若算到明暗間差2.5秒的曝光時間,那就是把暗部遮2.5秒.假設總曝光時間是3秒,那就是暗部曝3秒(2.5+0.5)亮部則是0.5(有2.5秒被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