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心得分享]攝影「素人」之眼II


lcying.tw wrote:
談到「等待」,愛拍風景、晨昏、生態的人肯定感受最深刻,很多時候,好照片真的不是用拍出來的,而是靠「等」出來的,而且這種「等」可不是像佔位子拍 101 煙火的那種「等」能夠比擬的。一般人拍照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舉起相機就是一陣猛拍狂掃,尤其現在的相機連拍速度越來越快,用快門數換成功率的人比比皆是...

lcying.tw大文章一向非常用心.精彩及幽默.
閱讀時能邊吸收知識還能邊開懷大笑.
常令在下閱讀再三.收穫豐富.

這些圖案↓↓↓↓↓↓在下也很喜歡用




哈!可增加趣味性.好像也是01的文化

哈!還有上方圈起文字.最近真是"感受深刻"

感謝您一直以來用心無私文字都很長但都很精采的分享!

chiang:請多多點擊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jv57888 wrote:
這些圖案↓↓↓↓↓↓在下也很喜歡用...(恕刪)


謝謝您不嫌棄啦~

「能邊吸收知識還能邊開懷大笑」(希望沒有誤人子弟)是小弟寫文章的基本原則,呵呵... 但問題就在於總是不知節制的寫太多,一篇文章都要寫好久才寫得完呢,真是糟糕... 而且文章太長的缺點就是有些人沒耐心看,照片看一看就過去了...

說到表情圖案,倒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我會喜歡用,是因為我希望文章易於閱讀,所以儘可能寫得比較口語化,可是文字沒有表情,若加上表情圖案的話,可以強調我想表達的語氣,讀起來會比較活潑生動一點,可是就是常常克制不住,用得太「氾濫」。太長的文章讀起來原本就比較費力些,再加上圖案用得太「氾濫」,就變成畫面上一堆東西跳來跳去,有些人很認真想看文章,可是卻害他們覺得畫面看得很累、很不舒服,這也是我經常被指正,也努力想改進的地方...

jv57888 大大也是做了很多很用心的分享,我覺得這樣良性的交流互動是很棒的,大家互相加油打氣嘍~~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lcying.tw wrote:
大家好,又是新的一年...(恕刪)


照片搭配上你的文字一起看, 有些還滿有感覺的..讚
有些單看照片可能就覺得沒什麼了呢!
所以要拍出不用文字就能有意境的照片真的事件不容易的事!


藍三毛 wrote:
要拍出不用文字就能有意境的照片真的事件不容易的事...(恕刪)


尤利正忠的書裡面有寫到這麼一段:

  很多攝影師誤解了,以為好照片的本身就會說故事。但其實談攝影理論的學者都會告訴你,照片本身的表達能力並沒有我們想像的強,如果沒有用言語來解釋,照片本身是不會說故事的。如果你只看照片就能讀懂照片背後的故事,那很可能是你之前在某個時刻聽過這樣的故事。或者,是你自身想法的投射,為這張照片創造了故事。

假如一張照片只是拍一間房子、一扇門、一扇窗、一張椅子、一朵花、一個背影、一隻狗、...、一個隨便什麼東西,即使是名家攝影作品,如果有人說他不必透過文字也能了解這張照片在表達什麼,那我敢說這個人絕對是在唬爛... 但為什麼有些照片會讓人覺得很有故事呢?那是因為我們自身有過相同的生活經驗,例如生日、畢業、婚禮、...等等,或是曾經聽過類似的資訊,例如戰場、非洲飢民、貧童、...等等,我們原本就知道這些照片在拍些什麼,所以很容易就能夠將自己的想法投射到這張照片的情境當中,否則在沒有文字說明下,想要了解拍攝者的想法確實是很困難的。我以前一直很困惑,為什麼那麼多別人口中的好照片我就是看不懂,甚至還懷疑自己會不會根本不是玩攝影的料,但是看過這段話後,我完全釋懷了...

但是書中同時也引用了蘇珊桑塔格的一段話:

知曉功能對照片來說沒有太多幫助,言語才使我們知曉。照片的功能是別的:它讓我們魂縈夢繫。

是的,就是這個「魂縈夢繫」,它才是構成一張好照片真正的關鍵所在。一張好照片不見得能說故事給您聽,但它一定可以引起您的慾望,想要鑽進照片裡面去一探究竟。雖然我們沒有要成為攝影大師,但我認為想要拍出好照片,是應該朝這個方向去努力的。

俗話說得好:「要刮別人的鬍子,先把自己的刮乾淨。」想要讓別人喜歡你的作品,至少要先做到你自己拍的照片可以讓你自己魂縈夢繫,並且可以說得出來它為什麼讓你魂縈夢繫。當你開始這樣做的時候,就會想要進一步去了解,如何讓你自己魂縈夢繫的照片也能打動別人,讓別人也能夠魂縈夢繫,於是你會去不停思考、不停讀書吸收大師們的創作理念與想法。在這樣的反覆循環之下,不敢說作品上能夠有什麼突破,但至少我覺得我越來越能夠把自己的想法投入到照片中,也越來越能夠欣賞別人的東西。我自己是這樣摸索、嚐試的,也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正好提到讀書,昨天新買了兩本書,覺得滿不錯的,順便更新一下第一頁的書單一下:

1. 《光與影的二重奏》鍾榮光、宋珮 著。
2. 《逐光獵影》 范毅舜 著。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魂牽夢縈~

去年攝影專題
花了半年多的日子
是在拍一對母子
年輕的22歲媽媽照顧3歲身心障礙小孩
生活記錄成長 故事

其中這一張
我最"魂牽夢縈~"





親情~
是這位身心障礙小孩弟弟
牽著他2個月的妹妹的手

這張照片是先有故事
然後我再補捉下來

要打動別人 先打動自己~~

親情~

每個人最基本的需求~




板大這篇攝影觀念的文章
寫到我心坎裡面去了
太有深度了~
讓我回頭想想
如何才是"魂牽夢縈~"
學到不少"心的世界"攝影
不過這篇01版上卻很少人回覆
可見大家還在追求器材

感謝
有夢想的人很多很多,但是會去執行夢想的人很少很少,http://www.flickr.com/photos/dhc-tokioioy/

iCANON wrote:
魂牽夢縈~

去年攝影專題

花了半年多的日子...(恕刪)


半年多呀? iCANON 大大真是有毅力呢~

不過,有時候人被一件事情感動到了,確實是會有那種「非如此不可」的力量湧現出來。




iCANON wrote:
不過這篇01版上卻很少人回覆

可見大家還在追求器材...(恕刪)


追求器材容易,花錢買爽度而已,但是要談論心的世界,是要自己有先認真下過一些苦功才有辦法的。

花很多心血寫文章卻乏人問津,是有點心酸沒錯啦,但是至少寫的是自己覺得有樂趣的事情,能夠找到知音比能夠累積人氣重要得多。其實在嘴砲大樓林立的世界裡,能夠經營一間溫馨的小屋也是不錯的,偶爾吸引一些路過的人進來,給予一些正面的肯定、給予一些善意的回應,心裡也就覺得暖洋洋了起來~

只可惜,小屋太容易「沈沒」就是了......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你的觀點我非常可以接受.....

十年前第一台小DC超開心的到處亂拍

五年前第一台DSLR就如你說的 開始追求"好看"的照片

還不時翻出之前DC拍的說 這畫質 雜訊 曝光 怎樣的爛,......(明明都同個人拍的)

但是卻忘記 攝影就是記錄稍縱即逝的一瞬間...

至今那些拍得很爛的照片 裡面的主題一個一個消失的時候....

哪還在乎我是不是用FF

哪還在乎我是不是用大光圈 定焦

最珍貴的那一張 反倒是拿出三十萬畫素手機拍的團體照...

因為照片中的主角...一個一個的無法等到我拿FF去拍了....

prpllark wrote:
十年前第一台小DC超開心的到處亂拍

五年前第一台DSLR就如你說的 開始追求"好看"的照片

還不時翻出之前DC拍的說 這畫質 雜訊 曝光 怎樣的爛,......(明明都同個人拍的)

但是卻忘記 攝影就是記錄稍縱即逝的一瞬間...(恕刪)



prpllark 大大所說的,也是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同樣的過程,有的人走的時間長、有的人走的時間短,但能夠從這個過程走過來,也是個人的一種成長。「精亦求精」乃人之常情,但「精」得要「精」對了方向,不能夠忘了根本,捨本而逐末。

昨天在 iThome 電子報上碰巧看到這一段,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音樂中,亦有所謂「炫技曲」,運用艱澀的和弦、繁雜的音符或大開大跳的音域,令聽眾目眩神馳,贏得譁眾取寵的效果。若將IT比做音樂,市場每推出一項「新技術」,宛如奏起一首炫技曲,娛樂性有之,但音樂對世界真正深遠的影響,在於其感動人心的力量;IT之於人類最大的意義,也在於它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為產業經營模式帶來的轉變和價值。

這段話讓我們明白,攝影如此,在其他的領域又何嘗不是如此? 現在網路太發達、太方便,每天打開電腦,就有一大堆所謂攝影達人的「炫技曲」瘋狂轟炸您的視覺,還不停的告誡您,一定得要用 XX 器材、一定要用 XX 技巧,才能達到此神呼奇技的境界喔! 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這些嗎?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好一個俗話說得好:「要刮別人的鬍子,先把自己的刮乾淨。」
不過~每個人按下快門的剎那~心裏想什麼~為什麼要按下快門~?
或許是感動~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