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後製的定義?


boylee wrote:
隨著數位相機的功能愈...(恕刪)


我覺得直出應該是指"相機及鏡頭本身最大能力所能產出的照片"
所以就算是N調控檔或者是C風格檔等可以灌入相機裡面的特效都算是直出,因為那是手上的相機就能產出並且可由LCD上馬上看到成果的.

如此"直出"的意義就是告訴觀眾,
您手上的相機"弄的出"這樣的照片.這樣新手在買相機時就不會有太大的"憧憬",
否則一些PS後製後的照片,誤導新手"以為"用手上的單眼就可以拍出來,結果..怎麼拍都拍不出來,最後才知道"按...原來那種銳利那種色澤是要用軟體後製"

相反的,若是把拍攝好的照片再放入電腦用PS等軟體調過(RAW檔編修也一樣),那就算是後製了.
有些人會反駁說:RAW檔編修怎麼算是後製?,
其實在按下快門時自己應該已經調整好對取景的曝光了,所以拍爛了是技術的問題,而不是相機的問題,
那銳利度呢?機身大多都可調銳利度,除非鏡頭太..不利了.

所以器材能力所及就可算是直出,但器材能力所不及的就必須用軟體補強,使照片好看,

我個人覺得後製的照片比較好看,而且建議所有照片都要後製,

但建議現在起PO圖時應註明是否為後製後的影像,以免誤導新手或者欲換機者,免得他們有"器材先決"的觀念,以為一直換器材就能拍出好照片,而忽略相機後面那個頭應加強的能力.
說實在這麼多年下來,我覺得根本就沒有所謂『沒有後製』的照片。

底片年代在沖片可以調整一下藥水濃度、反應時間。

等到了數位年代又更可怕了,每一家的設定都不同。同樣的一個景,用不同家的相機去拍就是有不同的照片跑出來,該說誰才是正確的嗎?我想沒辦法吧。再說調控檔這東西,本來就是把在電腦裡調整的事情,改到機身裡面去做,這也是一種後製。

回到正題,如果要說什麼是後製,以現在的角度,我認為只要進到電腦裡面的,都可以算是後製。機身JPEG直出的圖......,勉強算它沒有後製了。
hoyaani wrote:
樓主辛苦了....

看到近來版面冷冷清清的,特意發篇老觀念上來想要引發熱烈討論,我剛好就上來佔個位置看熱鬧吧....


樓主辛苦了+1
佔個位置看熱鬧 +10
近來版面冷冷清清的,特意發篇老觀念上來想要引發熱烈討論 +100
chiang名言 : "如果覺得01變了也不相信我,那就離開吧..." 01不過就是這麼玩意兒~ http://zh.wikipedia.org/wiki/
單純討論直出的照片也能有人吵起來,
原來有這麼多人認為後製是丟臉的事?不然有什麼好吵的?
現在又沒人說要一律標明非直出或不能後製,
哪根神經這麼敏感?不能理解。

我很好奇是說

像sony "多框降燥" 的技術

算不算 "後製" ?????

照大多數的定義,我想sony這技術也不算後製


"我也只不過按下快門而已,不是嗎?"


很多人只管認為,機身在預設狀況下,按下快門產生後的圖檔,這就算 "直出" "無後製"

卻不去探討,其實機身本身就幫你處理了許多東西,但這部分是你怎樣也動不到


樓主所謂的直出...最大的用處在於相機的採購文吧

如果把攝影視為藝術的一種,
那麼有人會去在乎畫家用的筆是什麼材料作的嗎?
最後呈現的結果才是重要的

美是直觀的
不會因為樓主所謂的"直出"而比較美,"後製"就比較醜


luckyboss wrote:
如果 用不同調控...(恕刪)


拍攝中在相機上做的 製程 叫【中出】
bl1978 wrote:
討論這有什麼意義 ?...(恕刪)


bl197828大大息怒

關於在機身的調整,我敘述裡有提到,是屬於後製的
可能您太匆忙沒看清楚

討論這有什麼意義?
如果相機測試文或是網友分享的圖片是經過後製
卻沒說明或認為不算後製
是不是會誤以為相機表現或拍攝者的能力就是如此
產生錯誤認同跟採購決定呢

依照定義分清楚,
如果分享照片時說照片是無後製(直出)
那就要符合定義的範疇

至於不符定義的
當然就不適合再說是無後製(直出)了
就說做了那些後製處理就OK
後製絕對沒有錯,只是那是另一個範疇

這樣觀看者心理才有底
不是嗎?

Hunter PPC =X.x.X= Palm wrote:
我很好奇是說像son...(恕刪)


相機會做那些處理?不就是你事先設定好的選項嗎?即使是使用預設設定,也是你做的選擇(選擇不用其他模式),這些在按下快門前的設定處理,我覺得都是屬於「前製」,我文中有提到,大大可再明察。
老是在討論後製的定義幹嘛呢?
怎不改成前製的定義
搖黑卡、裝CPL、漸層濾鏡、色鏡、ND鏡
使用軟體調整影像與按下快門時裝置的這些硬體
基本上都是影像再處理
誰對誰錯,誰真誰假,拍的人開心就好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