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數會想把照片貼上來與人分享的,都是有雅量能夠接受批評的~而且,相互切磋才會有進步吧!當然就如樓主所說的,應該要能夠舉出自己認為好或不好的點,這樣你的批評或是讚美,才會顯得更有意義,否則,還不如不講....希望大家都能保持論壇裡和諧的氣氛,也能夠多多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喔~
其實有時候批評筆戰跟我們的政治吵來吵去,很雷同小弟認為,觀賞的人應該要客觀的說出缺失與優點,PO圖的人,應該也要有接受雅量的態度就像政治人物一樣在野黨一直罵執政黨,罵歸罵,要有建設性的意見才行阿!不然一直扯後腿,有啥意義執政黨一直反駁在野黨,事實還是非事實,總要像的大人一樣,勇於承認阿,辯解有何用,牽脫有何用?為什麼要說優點~~人家辛苦的找題材,花時間,滿腔熱血的奉獻自己精神,來滿足這個園地總有值得嘉許的地方,或許指示角度不同,主觀意識不同為什麼要說缺點~~不說缺點的話,就會讓人迷失,而停留在原地了有句不知道是不是俗話"相互幹調求進步",應該就是這個道理網站猶如一個小型的政治環境,想要改變一切都給從教育做起阿~~不知道美國歐洲人的網站,是否也跟我們一樣呢?
Pomah Yen wrote:其實有時候批評筆戰跟...(恕刪) 這句話"相互幹調求進步"說得好~其實有時候真的會不知道該怎麼拍腦中一片空白~像去合掌村~繞了一圈,拍了二、三十張,但就是覺得少了什麼~原來先前都是挑大景拍,休耕的農田加上尚未回春群山的色調,恰巧與合掌屋的色調相似,再怎麼拍都顯示不出「主題」,只是單純的景,像下面這一張:後來走近一點再拍:再用中長鏡頭甞試另一種感覺:但在這個景點裡,個人最喜歡的是這一張:以上的照片應該有可以再加強的地方,歡迎大家給點意見!像最後一張,回臺灣後一直在想:如果用廣角鏡把畫家和景納入…會比較好嗎?
sld wrote:Pomah Yen wrote:其實有時候批評筆戰跟...(恕刪) 這句話"相互幹調求進步"說得好~其實有時候真的會不知道該怎麼拍腦中一片空白~像去合掌村~繞了一圈,拍了二、三十張,但就是覺得少了什麼~原來先前都是挑大景拍,休耕的農田加上尚未回春群山的色調,恰巧與合掌屋的色調相似,再怎麼拍都顯示不出「主題」,只是單純的景,像下面這一張:後來走近一點再拍:再用中長鏡頭甞試另一種感覺:但在這個景點裡,個人最喜歡的是這一張:以上的照片應該有可以再加強的地方,歡迎大家給點意見!像最後一張,回臺灣後一直在想:如果用廣角鏡把畫家和景納入…會比較好嗎? 請教這是哪一隻鏡頭?
sld wrote:這是在日本北陸~那地...(恕刪) 不知道您是哪時候去日本的...我是上月去日本賞櫻.也有到合掌村.飛驒高山.鬼押出園..說真的如果可以跳車.我一定先跳..因為有些風景真的很美.不過跟團就是要將行程跑完.
jones.lee wrote:不知道您是哪時候去日...(恕刪) 是四月底去的,整個行程只有立山黑部的雪牆因氣候及積雪問題沒能下去走~原本只想帶af-s 17~35,最後整理包包時順便也把85mm f1.4一起帶上,所以中長鏡指的是85mm這支,帶的配備就兩機兩鏡加一外閃~加借到的輕便腳架(但腳架完全沒用到),但~下次出遠門~應該會只帶17~35這顆出去,然後閃燈一定要帶~(拍人帶景的效果超滿意)像這張在立山黑部某個的觀景台上看雪景
當你批評別人或自己的作品,當然主觀.但當你需要掏出100萬元,來買一幅照片,那時候就不主觀了.評鑑藝術品,凡美學,創意,材質這些要素永遠是不變的.照片中,最少要凸出一個極強的視覺重點,如秀解析度,顏色,鏡頭透視,人文.....其他的都可忽略.因為攝影這門藝術總是表現實景實物,沒法天馬行空.照片中,能隱喻越多故事性,往往越能感動我.常跟朋友抬槓,問他們自己會花多少錢買下自己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謝謝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