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景深景淺的光學原理


thomasflee wrote:
如果不相干.....為何大大不來解釋一下其中的原理呢?


我認為樓主這口氣有點問題

虛心求教該有的口氣不是這樣吧,搞的好像是欠你的!
My Flickr: photo.mo-a.net

剛好我以前研究過這個問題,就幫樓主解答一下
我物理不強,只是閱讀過光學相關的介紹而已

光圈跟景深的關係,原因在紅光跟藍光的波長不一樣
當藍光的焦點對了,紅光的焦點就跑到後面,所以會擴散變模糊

下圖光圈大時,這個模糊圈比較大
光圈小時,模糊圈就便小了



thomasflee wrote:
但是我有個不解的問題

當我們把光圈f值調整越小....進光量越大...造成主體清晰與背景模糊

可是直覺上....進光量越大....不是應該主體與背景都要很清楚嗎

各位大大可以解釋一下其中的原理嗎??...(恕刪)

我的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odinq/ 目前很冷清
flyfish520 wrote:
如果查google,...(恕刪)


大大說得真好,最近也感覺到身邊有些高手很自私,
連點一下他人的意願都沒有,其實多幫助別人自己才會獲得更多不是嗎?


高頡 wrote:
這年頭好像越來越少人...(恕刪)


我不懂得樓主有哪裡不虛心求教了,是3樓那邊的回文嗎?
(那邊的確有點衝拉,可是前面的人也是這樣回樓主耶,那?...)
還是謝謝大大的分享!

我就直接用圖來跟樓主簡單說明.


圖一. 大光圈時的光線分布及成像


圖二. 小光圈時的光線分布及成像

根據針孔成像原理,當光圈越大時(孔徑越大時),對焦”點”實際是形成一個對焦”圓”,無法將所有的光線集中,因此會產生中央清晰(或是對焦點周圍清晰),周圍模糊的影像,就是所謂的景深。如圖一及圖二比較大光圈與小光圈的成像及光線,綠色虛線為最佳成像光線,紅色實線為實際成像光線,而整體的成像清晰度大約只有紅色圓點線的範圍,其餘皆為模糊的,而模糊的程度就跟物距之間的遠近有關係,所以便用景深來形容。再來就是物距與焦距的比例,當焦距越長時,在物距與像距不變的條件下,成像會被放大,同時周圍的模糊情況也會被放大,這也是長焦距鏡頭容易製造出景深的效果原因。

不知這樣有沒有回答到樓主的疑問. PS:樓主可以回味一下高中的光學物理的透鏡成像原理,說得很清楚喔!
其實如果真的不想回答

可以直接跳過吧

當作沒看見就好了

如果google 可以解決所有疑惑的話

那會不會有一天全國學校

一上課 老師教授都叫你去google就好了 幹麼需要他們

如果文字就可以解釋一切的話

那就不用老師了...

互相討論求進步啦
物理課本翻翻看吧
很多基本原理寫得很詳細
toraemon wrote:
物理課本翻翻看吧很多...(恕刪)

請問是哪本物理課本呢?高中物理?不可能吧
大學的普物課本也不會講到那麼深入
要的話也是專業科目的課本 譬如說光學才有可能講到
以一句普物課本來概括時在有點偏頗
laidavid wrote:
其實如果真的不想回答...(恕刪)


其實大學以前的教育,應該是老師教,學生學。以填鴨式的方式學。
大學的教育,比較像是引誘、導學的方式,利用寫報告去早答案。
大學以上的教育,跟工作比較像,是"自己去找答案、自己去分辨正確的答案。"


台灣的教育為了升學,填鴨式教育太嚴重。
學生太習慣別人給的答案,到大學還很依賴老師。
導致研究所也有可能跟著沈淪.......


出社會工作,就變成一堆人跟不上時代進步。
問問題變成比較理直氣壯,不答或者答錯都是罪過.......


月經文就是這樣來的.........






補充:
高中物理或者普通物理學裡面的光學的確有提到基本的光學。
實際上,的確是可以理解景深的關係。

物理課本裡面最經典的就是凸透鏡另一邊蠟燭的成像。
焦平面上的蠟燭成像是清楚的,偏離會模糊。
把焦平面成像上的某一光點尋光軸移動,某一光點就會因為模糊圓形成一個大光點(這就是景深的效果)。
可惜,老師為了省時間多上點課考聯考,連基本的實驗都省了,學生要想發現問題都難......
影麻吉 Image - 攝影對我來說,只是想留住那份感動。 http://gaujei.blogspot.tw/
光圈大,入光亮大,但是大角度的雜散光也容易進入lens,大角度入射光,也有較大的折射角度,
造成聚焦點的shift, 而影響畫面的解析度, 所以大光圈一般都用來拍攝特寫畫面,也是以周邊模糊的效果去襯托出
中心畫面較清楚而有凸顯主題的效果!

littleq wrote:
光圈跟景深的關係,原因在紅光跟藍光的波長不一樣
當藍光的焦點對了,紅光的焦點就跑到後面,所以會擴散變模糊

這個基本上不是模糊的原理.........但您真的很好心
24樓的hana大說的是對的^^


laidavid wrote:
其實如果真的不想回答
可以直接跳過吧
當作沒看見就好了

這篇出來時就知道會被炮了,這種問題雖不是月經文,但重覆性也算高的了,不google用搜尋也可以找得到,從樓主的語氣確實會讓人覺得完全沒有先找答案而是只在等答案
很想跳過啊......不過它蓋得很快,想不進來瞄一下都很難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