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23175 wrote:
不過上面講的是畫素不...(恕刪)
2mb的紀錄能力利用每4格~每16格使用同一種顏色來降低檔案大小
而10MB的檔案則是每一格都單獨記錄原本該有的顏色
基本上您的前一題就有一些問題
不過補充的算還OK.
Nex 14MP, 但動態也是1080i, 那要怎麼解釋?
除了 face(感光板), 還有一個心臟(處理器)啊!
另外Image sensor size也重要
同樣5MP, 一個1/2.5", 一個APS-C, 平均一畫素的單位面積不一樣...
這些電子部份有一些網站有提到概念.
至於若非RAW檔, 您說的2M/10M是取樣頻率問題,
也可以講是壓縮率.
在圖像上有 4:1:1 / 4:2:2
這個牽涉到192x年代視覺與傳播的實驗
人類眼睛對輝度的感受遠比色彩敏銳
在頻寬傳輸斤斤計較的年代, 就有所謂的取樣法則,
基本上不是色彩RGB值, 是亮度取樣最多,
其中還牽涉到離散餘弦等計算,
雖然有jepg 2000/png等新圖檔格式
不過目前dc還是多以是 jpg 方式(RAW先不談,基本上就是最笨最忠實的小畫家BMP.)
這些主要是軟體運算, 真正的瓶頸還是先天的硬體因素的.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