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725x wrote
「這個是光圈值,因為分母所以越大,光圈越小,光越少畫面越暗
快門值...也是分母...,數字越大快門越快,進光越少畫面越暗
我該放棄光圈快門跟M模式嗎?
還不如說A模式叫景深模式、S模式叫運動模式,這樣一聽就懂吧?」
(恕刪)
難怪你同學聽不懂
因為他們看過 <<說明書>> and <<攝影入門>> .......

你講的對 但不夠入門啦........
F2 大於 F2.8??
F2 跟 F4 差兩級(4 倍)??
正常人本來就不應該聽懂的.....

去 KTV 唱歌 不是每個人都想當歌星的......

比較會拍 不一定可拿來吃飯吧?
我們翻翻雜誌照片 or 報紙廣告
解析度差or雜訊大, 死黑死白反差大,
.... 曝光(稍)不足 安全快門(稍)不足 的都有
但他們媒體作品重點在 << 說故事 >>
ex: 人事時地物 構圖 and 景深.........

這樣說好了, 一般而言
普羅大眾生活照 使用自動像機 沒有嚴重操作錯誤
準焦清楚 >> 構圖故事 >> 曝光精準 >> 白平衡 ......
~~~~拍清楚最重要~~~~~
因為大家既然都用<自動像機>
<<< Manual mode 的 光圈快門組合成曝光條件.....這東西應該先略過去吧.....>>>
Aperture-Priority Auto:
縮小F11-F32...主要是避免景深不夠深, 另外放大F1.2-F2.8 才是<主體吃光> 搶快門
=====>>>一般而言 快門會自動組合成良好曝光條件
Shutter-Priority Auto:
主要是配合主體移動<搶快門>避免失焦 或相反的飛瀑夜景特殊效果<長曝>
其次才是放慢快門增加<背景吃光>
=====>>>一般而言 光圈會自動組合成良好曝光條件
若是我教 別人 Aperture/Shutter-Priority 簡單講完了
也還輪不到 Manual mode .... 我 手動鏡 + M mode + 外閃補光 + 常像糟老頭似手忙腳亂.......

我想 .... 半按快門對焦後重新構圖 and AE-L and 白更白黑更黑(+-EV)......好像比較重要......
另外, 白平衡反正不準...可後制 故白平衡先不理
哈 我忘了 DC/DSLR 最強的是高 ISO..... Any way ~~~~拍清楚最重要~~~~
其他大家繼續解釋吧....

個人覺得,光圈與快門應該擺在「進階」課程,明不明白是一回事,會不會用到這個觀念才是學習的動力。
現在很多教攝影的書,一開始並不是教曝光,因為相機太聰明了,我們不用去煩惱曝光正不正確,相反的,都是以構圖為優先。
第一步,攝影的姿勢絕對重要,拿DSLR和DC有很大的差異。然後,按下快門的同時,要知道拍什麼東西,要去掉什麼東西。
接著,主題要擺哪裡,拍人物的話,眼睛要放在那個位置...等等這些構圖的問題。
直到,學生出現問題:
為什麼他的照片背景是模糊的?
小狗動來動去,都是模糊的,要怎麼拍清楚?
出現這種動機,這時候再來講快門、光圈,甚至ISO,比較有意思。
推薦一下宜蘭東東 大的文章,如何用耐心與愛心教導一位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快門與光圈的觀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