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可能是如同電腦CPU組件一般做了4核但表現不好打成3核/2核賣
結果有人開核成功反而升級
鏡頭或是每片生產鏡片良率不一定,要每顆鏡頭都達到f/1.8-2.8不可能,一定會有失敗
所以全部都做成f/2.8恆定光圈
所以要期望有人能改晶片,超頻看看手上鏡頭,可能原本恆定f/2.8有的人被開核成f/2.2-2.8而有的人被開成f/2.0-2.8,也有的人一開始買到的就沒辦法超頻
或是所有人改完都可以是f/1.4-2.8,但是有些人手上鏡頭光圈大於2.8邊角畫值就變成慘不忍睹,有些人手上鏡頭改完卻用到1.4都還堪用。
這是參考電腦核心組件的異想,還是期待山寨鏡頭吧
eychung wrote:
對於變焦鏡頭,隨著焦...(恕刪)
其實不用想得太麻煩...問題就是出在“變焦”!
因鏡頭光學原理限制,越接近標準端的光圈可以做越大,離標準端越遠或廣的就越困難做大。
且變焦鏡光是要保持望遠端在同樣大小光圈大小就很困難,所以其實不是廣角端問題,而是望遠端問題.....如果長鏡頭變焦要做到望遠端超過f2.8,那體積與重量真的很可怕....,相反的,廣角鏡頭則是顧慮到他的廣角端光圈....
Tokina有出過 28-70mm f2.6-2.8 兩端光圈不相等大光圈變焦鏡頭,但相較於現在各家主力的24-70 f2.8左右的鏡頭卻佔不到便宜....
考量到體積‘重量’價格‘畫質....等要素,目前恆定f2.8的變焦鏡頭算是最高效益了....(還有使用習慣)
當然24-70mm f2-2.8 這樣能不能做? 當然可以!但一支重量相當於canon 小白IS的標準鏡可能甚麼人願意扛吧....且價格還比50mm f1.2 / 85mm f1.2還高....光圈卻比較小,有人要買嗎?
內文搜尋

X